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

2018-07-30陈波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政治以人为本

陈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再只注重学生的知識素养,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而是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点上再进行教育教学。当我们正确的认识到这一观点之后,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过程,要对学生进行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关注到学生的各个发展方面,以学生的各项素养的培养为重点进行教育活动。

“以人为本”就是当前我们新课改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就"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阐述一些观点。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中政治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57-02

引言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其实在很多的教育家的理论中被提到过,特别是在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因此,将学生的地位放到教学的中心,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思想。新课改的要求中,教育者不再知识侧重于知识内容的不断的、大量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罗杰斯在他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中提到“人是完整的人”,即强调每一个学习的人的价值,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等产生影响,不是那些被印在纸上的文字,学生背会、记住就行,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学习。并且提出的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助产士”。而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中也认为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去的,而是带着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有着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己的学习。

二、高中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矛盾,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国情,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在教育方面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是对我们的高中生在整体素质中提出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理性精神则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法治意识指的是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这几个方面。最后的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在对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国家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相互整合、分析之后提出来的,对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继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的。

三、利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改变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是以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为模式的,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内容也只能是课本上的,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填鸭式”学习,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即利用杜威的“新三中心”为主,赫尔巴特“旧三中心”为辅助,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获取知识。当学生以自己的生活材料为学习的内容时,学习的极性和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我们以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多变的价格》第一课时《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对于高中生而言生产与消费这个概念听起来过于大和遥远,但是,如果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寻找答案,会发现影响价格的因素其实就是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即供求影响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也是培养政治认同的过程,因为价格的最终影响因素还是物品的价值,而我们的国家是会对物品的价格进行调控的,让我们的市场保持平衡。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新课改中已经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最终关键还是落实在学生的身上。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会详细学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反思才是学习的关键,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学生的理性精神会得到发展,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再片面,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

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的学习,就是在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让学习过程称为学习资源,法治意识更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政治教育的始终。

四、结束语

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素养的培养才会有实际效果,学生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石琥.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J].甘肃教育,2018(01):91.

[2]李朝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8(08):109-110.

[3]罗岩.“以生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2017(11):258.

[4]陈亚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7(18):14-15.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高中政治以人为本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