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视角下中西方绘画艺术研究
2018-07-30李立婷
李立婷
摘 要:从古至今,绘画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活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由于文化背景、技术知识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各自的艺术领域也都各具特色。文章在剖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来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核心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视角;意蕴
一、引言
从原始社会起,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活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各自的艺术领域也都各具特色[1]。美术是艺术中的一大领域,中西方美术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背后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民族心理以及哲学文化的不同。本文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来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核心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二、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
在中西美术比较中,首先导致其不同的原因就是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儒、释、道。“儒术”指“儒学”,由古代春秋时期孔子所开创,[2]提倡“仁,礼”“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等思想。佛教是四大宗教之一,提倡“尘世轮回”“因果报应”。晚明时期,三教合一思想成为一代思潮,蔚然成风。
中国讲究儒家文化“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思想,代表作数不胜数,许多描绘了万里江山的气势雄伟山川景象,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情怀。如[3]展子虔《早春图》中,采用了俯瞰式构图,当时尚无皴法,山川树木直接用粉彩点染,用朴实的手法将山川树木表现得活灵活现,尤其画中对人物的创作,将人物游春、春季归来的早春意象传达得极逼真,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4]无论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是展子虔的《游春图》,都足以体现了中国绘画企图通过对山水、花鸟、山川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追求画外之境。儒学“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等思想,在中国绘画形成中国艺术传统的过程中,尤其对中国美学系统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美学讲究“神,骨,肉”。“神”指神、情、气、韵,是自古以来历代画家所提倡的,为三者之重。[5]谢赫“六法论”当中,将其气韵生动评为一品。“骨”指古代绘画用笔。“肉”则指古代绘画中物体的饱满程度。无疑,“神”是三者之中最为被画家所推崇的。这三者表现得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讲究神韵,尤以画人的眼睛最为著名,提倡传神。其代表作《洛神赋图》,描绘曹植与洛神相恋的故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通过连续性情节以连绵不断的山脉串联整幅画卷。图中洛神与曹植依依惜别之情,虽无半字,但却将人神殊道不同归,无尽惆怅的意境画得惟妙惟肖。陆探微,所画讲究用笔,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以陆探微为代表。张僧繇的“肉”,则是指人物的丰腴了,尤其到了唐朝,周昉、张萱的仕女图,所绘人物更加丰腴华丽。明清时期的徐渭,是大写意花鸟画家,有神童之称,因怀才不遇所作之画处处充满了强烈的忧郁感,所谓“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用在徐渭身上便是最贴切了。他的愤慨给花鸟画带来了强烈的写意情怀,将自己不得志的忧郁通过花鸟传达了出来,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不仅影响了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等清初四僧,还影响了近代张大千、齐白石等人,至今为世人所效仿。
“感受自然之灵气,吸取生命之精华”,中国绘画讲究神、情、气、韵,将个人的心灵感情和精神赋予客观物象,从而达到“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思想。在达到自由表现物象的富有神韵地步的同时,其物象也反映了个人的性格、品性。这就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中国儒学的“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如此可以看出儒学对中国艺术体系建构的影响之大。
三、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
相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来说,西方奉行基督教。西方将自己的文化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之中,并且相信上帝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绘画作品应宣扬教义,服务于宗教,禁锢人的思想。
中世纪,基督教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上帝是最美、最神圣的存在。古希腊的绘画是写实的,对事物的描绘是根据人们看到的样子去描绘的。而中世纪的绘画是象征的,不是根据人们看到的样子去描绘,而是用符号去象征事物,表现圣经故事中的神。
早期的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艺术是不相容的,艺术不应当表现人、歌颂人,而是应当表现神,排斥一切艺术。他们认为,神不应当是信徒用眼睛看到的形象,而是在心灵感悟中形成的样子。即使中世纪绘画中有人物,也都是没有世俗情感的人物,而是神话了的人。油画代表作《面包和鱼的奇迹》,描述的是一个著名的圣经故事。是说耶稣用两条鱼和五个饼使五千人吃了一顿饱饭的故事,此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楚明白的故事,清楚明白,就是基督教的艺术风格。在中世纪,艺术是宗教的婢女。
直至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诞生,尤以拉斐尔所画的圣母形象属于典型的宗教人物,即使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摆脱封建禁锢提倡人文,但圣母形象的宗教思想仍根深蒂固。拉斐尔的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在古典和動态之处取得平衡,并以圣母的背景取名。拉斐尔以画圣母肖像而著称,笔下的圣母多是女王气派。直至后来的西班牙画家穆里略,笔下的圣母肖像为单纯的女童形象,被称为“西班牙的拉斐尔”。从这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美术不同的发展趋向。
无论是《面包和鱼的奇迹》,还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方的画作在空间处理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达芬奇所作油画《最后的晚餐》中,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十二人动态神情不一,人物众多,但采用焦点透视法,以耶稣为中心,使画面散而不乱将整个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讲究水墨作画,科目分为写意、花鸟、工笔、白描。水墨分为干、湿、浓、焦、淡,有师承展子虔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北宗的青绿山水派,更有王维为创始人的写意南宗派。明清时期曾有董其昌著《南北宗论》一书中指出中国画史上存在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风格体系。他提倡南宗抑北宗,讲究“抒性灵”“师造化”。至于后来的“扬州八家”至今也是讲究“抒性灵”“师造化”。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国画,西方则是以素描、水彩、油画中的油画为代表。
观看西方画家的名作,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西方绘画具有“镜像”式的写实性与再现性。这相对于中国的传神、意境、以不似而求似的非写实性的绘画观念是迥然不同的。“以不似而求似”是中国近代大家齐白石的艺术主张,讲究所描绘的事物虽比原客观物象不似,但其意义内涵比原来的物象更真实,以所画之鱼为代表。类似的则还有上述中所提到的徐渭,同样以不似求似,表达主观情感。
相对于中国的“以不似而求似”,西方美学中则有达芬奇的“镜像说”。所谓“镜像说”就是指艺术家应当做自然的儿子,直接从自然里真实地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所描绘之物就像镜子里反射出来的一样,要艺术家做自然的儿子,不是孙子。著名大师卡拉瓦乔,17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艺术家,真实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酒神巴库斯》已经显示出了创新的写实风格,描绘的不再是伟大的神,而是世俗的青年男子。卡拉瓦乔更现实的风俗画还有《算命者》《水果篮和少年》《弹曼陀铃的人》等。这些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了当时罗马流行的样式主义,开创了一种意大利风格的风俗画。卡拉瓦乔的影响很大,追随者众多,那些受到卡拉瓦乔影响的艺术家,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者”,其中包括里贝拉、委拉斯贵支、伦勃朗、德·拉图尔等。
法国写实主义画家米勒,被誉为“农民之父”,以农民劳作为素材,《拾穗者》《牧羊女》等著名作品皆是出自米勒之手。20世纪俄罗斯艺术家列宾,其艺术更能体现西方绘画的写实性与再现性。列宾的父亲是俄罗斯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屯垦辛勤劳作,童年时期的列宾就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他所作《伏尔加河的纤夫》里描绘的是伏尔加河两岸典型的风光和伏尔加的纤夫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加深了列宾的感受。他搜集了许多素材,与许多纤夫结交朋友,听他们讲述心酸的生活和对明天的向往。
五、结语
面对西方大师的杰作作品,我们无疑是给予肯定的、崇拜的。他们所要宣扬的下层人民群众的写实性和再现性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及背景来说,可以堪当时代的伟人,将历史与辛勤劳作的群众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具有极大的意义。此刻美术不在只是单纯的作为一门绘画存在,而是作为一支历史性的画笔,将过去的事件再现。面对西方绘画的多姿多彩,中国绘画同样博大精深。西方的绘画是基督教的、以宗教神权为中心的、油画的、写实的、焦点透视的。而中国的则是儒学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水墨国画”的、“以不似求似”的非写实的、意境的、散点透视的。
虽然中西方美术差异明显,但还是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艺术具有相通性,艺术本身作为一个存在的客体来说,不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所用技法还是使用的工具的不同,都只是外在的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中国古代才有了来自西方的画家郎世宁,以及中国近代强调融汇贯通的林风眠、徐悲鸿,以及留學回来的蔡元培等提倡中西艺术融合的画家、艺术家。
参考文献:
[1]赵力.中外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杨琪.一本书读懂西方美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
[3]紫都,李涛.一生必知的150幅中国名画[M].远方出版社,2012.
[4]张法.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