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自行走

2018-07-30毛时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气质精英油画

毛时安

姜建忠,是一个极其讲究艺术精神气质的画家。

为我们所经常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每一门艺术、每一个画种,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与自己从事的艺术和画种,在精神气质上相共鸣、相投契。具备彼此间在精神气质上某种息息相通的同构性。就这点看来,很多画家(包括颇有名头)的画家,实际上走错了门,投错了胎。有些被冠之为“艺术家”或“油画家”的人,天生就不具备油画的精神气质。他们画来画去,就是找不到油画的那种感觉。姜建忠的油画,虽然远不那么强烈,但在沉潜中不知不觉地散发着油画独有的精神气质。读他的油画作品,你会自然而然地为画中流露出来决不火爆的宁静、优雅、彬彬有礼的精神气质所吸引、所感动。

在一个充满喧嚣和骚动,推崇时尚和速度,艺术像浮光掠影的时代,建忠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精神气质,总是带着一种沉默而顽强的抗拒和温和而不动声色的反叛意味。他的作品,从来就不是喂给小布尔乔亚的午后甜点,尽管他画小布尔乔亚式的人物。他的画修饰得体、衣冠楚楚、极其精致到位,但通体上下都带着点儿静气和涩味。它们也不是大众所追捧的卡路里很高、让孩子早熟的麦当劳、汉堡包。无法满足你感官的食欲,但却耐得你精神的久久饥渴。在时代的潮流之外,它们总显得那么点落寞,那么点不审时度势不随波逐流而甘于寂寞的味道在里面。

这是只能依靠内在的思想力度和极为坚实考究的艺术技巧,才能打造出来的艺术世界。它们像肖邦的夜曲散发着忧郁伤感的诗意,像卡夫卡小说把深思熟虑后的冷峻目光毫不客气地投射到世界光影斑驳的大墙上。

姜建忠当然不是一个抽象画家而是一个具象画家。他画人物,也画静物。无论人物还是静物,在视觉形象上通常都明确肯定而毫不含糊,紧贴着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表皮。但是,他们和它们又始终矜持、清醒而彬彬有礼地保持着与现实的距离,保持着神秘的期待解读、阐释的空间,而不与现实进行什么过分的“亲密接触”。在心理形象和精神指向上,是虚幻的,不那么容易让人确定的。你知道姜建忠在你心里置放这团光影背后是有东西存在的。可是,你无法明确言说、更无法预知藏在背后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它们似乎“近在眼前”,可当你伸出思维之手企图抓住它们的时候,却又“远在天边”了。

从思想的维度看油画家姜建忠,他的身上有着一以贯之的强烈的文化精英气息。文化精英,是当今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学者、知识分子自诩、定位的社会角色。但在一个修饰被极度夸张、顶级形容词一地鸡毛的时代里,这同时是一个被滥用到了令人生厌的名词。可以斗胆地说,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化精英中,很少能碰到几个真正以思想、文化、学术为业,洋溢着人文热情,自觉站在时代前沿作深度思考的精神探索者。相反,不乏批量的虚张声势见风使舵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的伪精英,更有不少视公众为草芥以自我为中心不学无术却又高高在上、只以物质财富多寡而不以精神财富深浅而沾沾自喜的所谓“精神贵族”。姜建忠虽然不事声张,更不以文化精英自矜,但他气质敏感,冷静中始终保持严肃思想的锋芒和思维的力度。他的创作像一道山脊,横贯了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将近三个十年中。但是,主宰他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萌芽、孵化、成型的。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狂飚突进,洋溢着青春热情,思维向着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全方位掘进探索的年代。以至多少年后他依然无法忘怀,当时来自各方的忘年朋友聚集在一起无拘无束高谈阔论的“动人情景”。

在完成了“演算”和“静物”系列的创作后,姜建忠重新回到了他早期最熟悉最擅长的人物肖像油画。面对物质的高度膨胀和物欲的极度扩张,面对人性的分裂和精神的塌陷,姜建忠试图要做的是解读当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在近期创作的人物肖像油画作品中,他摆脱了自在而不自为、心为形役的照相式写实主义的纠缠。大胆省略放弃简化了许多无关宏声的细节精确,让它们虚化消解在一片混沌的光影中,并由此突出人物立体精神世界的精确刻画。于是,在精神分析完成后,那种激动人心甚至有点震撼灵魂的藏在人物和画面背后的精神本质,被凸现、被强化了出来。姜建忠塑造的那些人物,通常都有相当的文化教养,气质脱俗而敏感,流露着某种不易察觉难以捕捉的情绪。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凝视自己面对的世界。画龙点睛。传神尽在阿堵。姜建忠精心捕捉人物捉摸不定的眼睛,打开了人物心灵的窗户。他们的目光五味杂陈。有苦闷、有不解、有冷漠、有茫然、有彷徨、有蔑视,更有疑问。可以读出许许多多的内容。他们目光的能指有着无所不在包罗万象的广大,但这种目光的所指却是一无所有的空洞。剩下他们保留得很好、纤细而修长的手指,孤立无援地紧紧抓着身边的小狗小猫。唯有在这些小生灵中寻找着生命的慰藉。这是被异化后的人性的对应物,是人被边缘化后的精神写照。在看得见的冷静客观的揣摩背后可以读到沉潜其中画家的主观思考,对后现代状况下人类生存尤其是精神世界的沉重深刻的忧思和质疑: 难道这就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世界,共同面对的时代?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集体自画像。充满了隐喻的意味。面对这张自画像,我们不得反身自省: 我们的人性在哪里,在何时失落?画家在追问人物内心的时候,也在拷问自己的内心。这些肖像作品,是人物外貌的肖像,同时是他们内心的肖像,更是一個时代的肖像。在这些肖像中保留了我们生存的那个时代,保留了那个时代相关的我们赖以生存和为之生存的情感、精神、气质和价值,保存了我们对渐行渐远的时代的某种记忆、思考和敬意。

姜建忠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艺术家。但我相信,他近年创作的这批散发着真正精英气息和思想力度的作品,会随着一个时代的褪色而益发鲜明地体现出它们的人文价值和收藏价值来。就像人们珍藏多年的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一样。

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处理人物时的态度。他既没有嬉皮士式玩世不恭的狂野热嘲,也没有雅皮士养尊处优的漠然冷嘲,更没有流氓痞子般地胡来。他把我们司空见惯的愤世嫉俗变成了思想的穿透,又把思想的穿透转化为一种感性的艺术的呈现。他像一个学者,倚仗来自书斋和书本养得的静气,冷静而审慎地与对象保持着清醒适当的距离,用外科手术刀般的画笔精细精确地刻划着人物的精神世界。这一切诚如画家自己说的,“绘画是要靠一种文化来滋养的。离开了文化这一片生态,所谓的才气迟早会耗尽。”

和那些仅仅依靠表面的花哨热闹炫技性取胜的作品不同,姜建忠的人物肖像油画粗看并不惊世骇俗激动人心,但是十分耐看。这种耐看性,除了前面所说的精英气息外,艺术上来自他的学院作派。油画艺术不同于有些画种,就在于它是一门需要深湛和丰富技术素养的画种,是一门具有深厚学院传统的造型艺术。姜建忠油画秉承了学院一贯的严谨扎实的对油画语言表现形式的讲究。他曾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油画作过深入的学理性研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古典的严谨而结实的造型和结构。但严谨而不死板。他经常会虚化背景的繁复的戏剧性,消解对象清晰的外轮廓边缘,从而使严谨的结构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松动、空灵。心欲取之必先予之。通过有效的结构上的舍弃,强化了人物的心理戏剧性,从而进入了内心世界的开阔地。在色彩上,他同样做减法,把色彩严格地控制在一片青灰和灰褐的调子里。强化黑白的强烈对比,只在隐约之中极为吝啬地使用一点明亮暖色,把人物始终放在冷峻的光影背景中。但单纯不等于单一,更不同于单调。他侧重于这种单纯中微妙的色彩过渡、衔接、变化。通过色彩丰富的不断的层积,让油画表层肌理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形成一种具有他个人明显印记的“有意味的形式”。建忠油画的视觉张力来自于视觉的内敛,来自于对油画本体出路的自觉反省和沉思。在古典和后现代之间,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建忠走的是“第三条道路”。既对古典有所抗拒,也对后现代的诱惑有所抵制。从而使古典的技法获得了现代的表现活力。他似乎是在同时做着极为冲突的事情: 既捍卫经典,也质疑经典;在质疑传统的同时,有举手向传统致敬;既面对成功,也不惧怕失败。因着这种高度严谨的学院作派,极其复杂的技术处理,建忠每一张画都是反复酝酿、深思熟虑的,都是精心打磨不厌其烦的。一般政治经济学原理认为,产品的价值决定了产品的市场价格。而劳动者在一件产品上付出的劳动量创造力的大小通常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建忠的作品不是一时红火很快熄火的,而是有着顽强生长性空间的。

建忠是现今画坛为数越来越少的艺术上的完美主义者。他的心仪很高很高。他耐得住寂寞,也曾经寂寞。因为,他欣赏——旷野中独自行走的野兽。可是,我们怎么能把他得文静的书生模样和野兽联系起来呢?或许,他的内心真有一头四处奔突的野兽。

猜你喜欢

气质精英油画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油画去哪了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
女星发“饰”界 打造潮女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