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变与不变
2018-07-30贺文
贺文
快手和宿华,是被“推”到舆论聚光灯下的。
就像几乎被传成快手slogan的“农村包围城市”,也并非创始人本意一样。
人人平等,不打扰用户,面向所有普通人的产品。这是宿华和程一笑这两位工程師出身的创始人,一起开始书写“快手”故事的出发点。
约莫五年前,2013年10月,程一笑和宿华将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直到2016年底、2017年初,快手在一二线城市几乎还没有太多认知度,但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它已经深耕超过了三年。
当时的快手,在城市白领人群当中,还是个传说。
比如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中说:当我们津津乐道BAT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软件火了,大家突然知道,原来中国第四大流量的应用是快手。
比如活在别人的“招股说明书”里。2016年12月,美图公司在上市招股书中明确提到,快手正在领跑短视频社交,美图紧随其后。
即便现在,已经懂得在春节期间投入超过3亿做营销的快手,依然不太愿意高调PR自己,外界对它的了解,更多是存在于跟对手的比较里,比如“快手、抖音决定2018”。
“城市套路深,赶快回农村”,最先成名于三四五线城市的快手,同样不想错失城市年轻白领人群,就像它的初心是定位给“所有人”一样。
被“发现”的快手
中关村腹地,启迪科技大厦D座,那家低调而又知名的公司快手“藏身”其中。
2016年底,一向低调的快手买下大厦楼顶的一块大幅广告牌,上面“快手”二字格外醒目。也就是这一年,快手的注册用户迅速突破3亿,被舆论称作“可与陌陌、新浪微博等入口级产品站在同一跑道上竞赛的选手”。
现在,快手的日活已经超过1.2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60分钟。但也是自今年春节前后开始,快手在短视频赛道的头部交椅,遭到包括抖音在内的友商觊觎。这两家原本思路、优势各不相同的短视频玩家,在深入对方优势市场时,遭遇了彼此。
快手在产品设计之初,并未将用户人为区分为城市精英或小城镇居民,但客观上,2013年左右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让快手享受了互联网流量下沉的巨大红利。
宿华和程一笑的初衷是做出一款简单易用的产品,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展示自己。相比于以往侧重头部流量的互联网产品,快手是一个更加强调普惠的社区,不会对精英、网红进行流量倾斜,而是尽可能照顾到长尾用户。
以上种种,让快手在几乎没有运营的情况下,仅依靠口碑传播就迅速成为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人们所喜爱的一款社交产品, “老铁”们高涨的热情捧红了“搬砖小伟”等一批草根青年。
“在做内容呈现的时候,快手是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是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乡村,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如果现实中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占多数,那在快手也是如此。我不会伪装成全天下都是一线城市的生活。”宿华曾如此对外回答快手和三四五线城市的“缘分”问题。
正是因为少打扰用户,同时传播上非常低调,导致快手在一二线市场认知度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快手在一线城市的用户少。
按照快手官方的介绍,“快手用户群体的分布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人群分布是一致的”。比如,在北京每天就有400万人打开快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排在快手用户分布的前四名。
快手当然希望更多的城市白领人群成为其用户,但是宿华和程一笑知道,这不可能跳跃性实现,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他看到好内容,才可能有意愿贡献原创,才可能吸引更多其他用户。
现在,你在快手上,不仅能看到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日常,城市青年的潮流歌舞,也能看到清华大学的毕业合影,以及天安门广场上国旗班小哥烈日下被汗水浸湿衬衫的笔直身影,大量正能量满满的短视频背后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借用快手的说法,快手的用户定位是“年轻、热爱分享的所有人”,“年轻不是说年龄,而是心态”。
不变背后的变
产品面向普通人,不会有人群和地域歧视;非常低的使用门槛,简单易用。这是两位创始人和快手一路坚持下来的产品原则。
打开快手界面,依然是“发现”、“关注”和“同城”悬挂在首页,产品的形态没有太大变化。理论上,“发现”一栏中内容的排序原则是群体意志或个体喜好的推荐算法。
但熟悉快手的人应该留意到: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这款从创立起没有大改的产品,逐渐释放出“变”的信号,比如,快手开始组建了内容运营团队。
这个工作在快手内部被称作“内容精选”,展现在快手界面上就是,在快手二级页面的“查找”里的“标签”,这个功能在2017年下半年上线。最近点击量比较靠前的标签比如“奔跑吧”、“二次元动漫社”、“学习时间”、“生活小妙招”、“快手音乐人”、“世界杯”等等。
现在“标签”的位置相对有些深,但是可以展开想象的空间很大。快手不给用户贴标签,但是用户为了让快手更快地了解自己,可以主动给自己打标签。
此外,快手从2017年年底开始测试作品间快速切换。快手的首页推荐页面是瀑布流展示,现在一屏有四个左右的视频。快手方面表示,首页多屏展示也是想给用户选择权。目前快手在作品间连续观看的体验上已经表现不错。
关系链是快手的优势。一是互联网底部用户天生社交圈窄,很容易基于地理位置产生熟人社交;二是快手在产品设计上也更强调社交。关注、推荐,还有八卦栏目,可以及时看朋友的动态,形成了非常开放的社区体验。快手对头部效应的削弱,也能鼓励用户更多去关注感兴趣的创作者,形成关注,产生互动。在社交上,快手还将持续优化用户间的互动和内容生产体验。
对于日活破亿的产品来说,做新增难,保持用户留存就越发重要,沉淀社交关系链无疑是一剂灵药。
当一个平台拥有超过7亿用户、日活过亿时,对于用户的尊重、宽容、不干扰与平台不“失控”之间的平衡,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避免风险,快手为用户上传视频设定了几个红线,宿华将平台的规则总结为:一是合法合规;二是有包容性;三是内容真实有趣,不鼓励哗众取宠的行为。
对内容的审核,也成为包括快手在内的所有主流短视频平台的一大压力。据了解,新一轮融资后快手在不断扩大内容审核团队,审核视频、审核评论,机器为主、人工为辅。
此外,在完成对二次元社区A站的全资收购之后,快手斩获部分年轻用户应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A站是青年人弹幕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极强粘性的用户。此外,A站大部分用户分布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也较高,这将与快手传统的主力用户群互补。
对于未来的潜力用户——青少年人群,快手如何营造一个健康且良性的互联网生态环境?这又是一个新课题。细心的用户可能留意到,在快手界面首页顶部,点击“更多”进入二级页面,已经设置了“家长控制模式”,当该模式开启时,将只呈现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无法进行直播,使用超时60分钟增加了防沉迷提示。
当平台越大时,曾经自由生长的快手要面对更多新问题,并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