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箱顶盖注塑模设计

2018-07-30孙肖霞吕雯唐军

机械工程师 2018年7期
关键词:顶盖塑件脱模

孙肖霞, 吕雯, 唐军

(宿迁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已广泛应用模具CAD技术,设计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模具设计流程,提高了塑料模具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1-7]。本文基于UG平台设计了一套冰箱顶盖注塑模具,验证了注射模数字化设计的快速、有效性。

1 塑件工艺分析

图1所示的冰箱顶盖为某公司开发的冰箱外观件,安装在冰箱的顶面。塑件外表面为光滑的自由曲面,内部分布多条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并且有2个侧孔和2处倒扣结构。塑件要求外表面粗糙度低,无收缩痕、熔接痕、顶白、变形等产品表面缺陷,与箱体配合安装部分尺寸精度高,生产批量大。

图1所示的冰箱顶盖制件外形尺寸为545.2 mm×495.2 mm×66.5 mm,体积为859.3 cm3。制件材料选用材质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密度和收缩率分别为1.05 g/cm3和0.5,其熔体流动性较好,无毒、无味,尺寸稳定性好,其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如下:1)为了保证塑件外表面无浇口痕迹,现将进料口设置在内表面,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及定模脱模;2)塑件成型面积大且加强筋较多,而最小壁厚只有1.67 mm,为了便于充型和节省原料,浇注系统采用针阀式点浇口的热流道;3)侧孔采用外侧抽芯机构,倒扣采用斜顶侧向抽芯机构。

图1 冰箱顶盖零件图

下面详细阐述本模具的结构设计方案。

2 顶盖模具结构设计

考虑到顶盖的成型面积较大,且有一定的成型难度,本文采用一模一腔布局。

将图1中的顶盖三维模型导入到UG NX的MoldWizard模块中,项目初始化并选择ABS作为该塑件的成型材料,明确了相应的收缩率。指定坐标系原点和脱模方向,设置好该塑件的毛坯尺寸、完成型腔布局。

2.1 分型面设计

分型面是影响模具整体结构的重要因素,并与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脱模方式及模具制造相关。选择分型面时应尽量不影响塑件外观,使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容易[8~9],且应有利于熔体的浇注、型腔的排气、脱模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经过综合分析,本文选择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为分型面。在UG NX中提取分型线,并利用扫掠、裁剪等曲面编辑功能创建分型面,完成的分型面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分型面设计

2.2 浇注系统设计

本文在设计浇注系统时,主要考虑以下3个要点:1)使塑料熔体迅速充填型腔,减少热量和压力损失;2)尽量减少废料比例;3)易于去除塑件上的浇注痕迹[10~12]。针阀式热流道能节省原材料,有效缩短成型周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适用于精细表面的加工[13]。本例选择一模一件一个进料口,只要一个热射嘴,即选用单头热流道系统。

为了达到外表面光滑无痕的外观质量,本文将浇口开设在顶盖内表面的中心处,熔体进料均匀,充填一致,型腔各处的温度和压力平衡。根据塑件质量和模流分析结果,取浇口直径为6.0 mm。

2.3 主要成型零件设计

成型零件与塑件直接接触,并决定了塑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其总体结构设计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如:塑料性能、塑件的结构及使用要求、浇口和分型面的开设位置、排气和脱模方式等[14]。

1)凹模。按照凹模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本文成型塑件外表面的型腔相对较浅,结构简单,但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选择整体式凹模结构,不易变形、不会产生拼接线痕迹,其模具强度和刚度也较高,外形尺寸为850 mm×800 mm×150 mm。为了提高制件表面质量、方便脱模,同时减少塑料熔体的流动阻力,成型表面机加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粗糙度为Ra0.05 μm。型腔材料采用抛光性能良好的德国2738模具钢。

2)凸模。凸模是指注射模中成型塑件有较大内表面的凸状零件,凸模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整体式用于简单型芯,而组合式用于复杂型芯。本文塑件内表面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加工,型芯采用组合式,如图3所示,主型芯镶块单独加工,采用H7/m6过渡配合整体嵌入到定模板中,用螺钉固定,定模板尺寸为850 mm×800 mm×160 mm。主型芯局部较薄,容易损坏,采用了局部镶嵌形式,这种结构加工效率高,装拆方便。型芯材料采用国产P20模具钢,外形尺寸为650 mm×600 mm×113.2 mm。

图3 组合式型芯

2.4 侧抽芯机构设计

塑件有与开合模方向不同的2个侧孔和2个倒扣结构,塑件不能直接由推杆等推出机构推出脱模,因此,本文设计了两组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如图4所示。

1)外侧抽芯机构。由于2个侧孔直径仅为φ5 mm,尺寸较小,所需抽芯阻力和抽芯距也都较小,因此,在侧滑块上安装弹簧提供抽芯力,选取规格为TL12×6×60。合模时,固定在定模板上的楔紧块斜面与侧滑块斜面紧密接触,迫使滑块归位,并将其锁紧,楔紧角度取20°。

2)斜顶内侧抽芯机构。为了节省材料且方便加工,采用分体式斜顶抽芯机构实现倒扣结构的侧向抽芯。斜顶头部由2根斜导杆和1个侧型芯斜顶块组合而成,用1根圆柱销连接,斜顶块与成型表面平齐或略低0.1~0.2 mm;斜导杆直径为φ16 mm,倾斜角为20°,用螺钉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T形槽固定在推板上;斜导柱穿过底座固定在定模座板上,直径为φ25 mm。斜导杆与斜导向孔采用H8/f8的间隙配合。

图4 侧抽芯机构

2.5 冷却系统设计

模具温度对制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收缩率等有较大影响。若模温过低,不仅熔体流动性差,制件的轮廓清晰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也都较低;若模温过高,则成型收缩率大,脱模后制件变形大,易造成溢料和粘模。当模具温度波动大时,型腔与型芯的温差大,导致制件收缩不均及翘曲变形,影响了制品的尺寸精度[15-16]。

为了使模腔温度达到均衡,分别在动模和定模开设了多股冷却通道,如图5所示。

1)在动模板上布置了8股直径为10 mm的直通式水路,如图5(a)所示,水路距离塑件表面20 mm。2)由于塑件在脱模之前主要的热量都传给了定模型芯,因此型芯镶块必须重点冷却。如图5(b)所示,在定模布置了6股隔板式冷却水路,每个水井用隔板分成底部连通的两个部分,水路直径为φ10 mm,水井直径为φ30 mm。

图5 冷却系统

2.6 脱模系统设计

本文将浇口设置在塑件的内表面,脱模系统必须和浇注系统同时设置在模具的定模一侧。推出系统由22根直径为φ16 mm的圆推杆、31根φ15 mm×φ12.5 mm的司筒针及推板、推杆固定板和推板导柱导套等组成。由于塑件内表面为曲面,故推杆设计了止转结构。如图6所示,推出行程为70 mm,其动力来源于4个液压油缸。安装时,用螺钉将油缸固定在定模板上,并采用T形结构将油缸活塞连接在推板上。

3 模具的装配

根据以上设计,绘制了图7所示的冰箱顶盖注塑模具装配图,其总体尺寸为1150 mm×900 mm×556 mm,主要包括定模板、型芯镶件、热射嘴、动模板、侧抽芯机构、冷却系统、推出元件、定位和限位元件等。

图6 定模脱模

图7 模具装配图

装配修模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各滑块在T形槽内应滑动灵活,又应感觉不到明显间隙。2)动定模水平分型面应进行研合,调整修磨使分型面达到密合。3)查看楔紧块的楔紧情况,检查各活动机构是否有咬死或松动现象,脱模机构不得发生干涉。4)装配后进行试模,产品质量要满足客户要求,如有不妥,则修模再试。

模具工作过程:1)模具安装完毕后,塑件注射、冷却完成后沿分型面开启模具;2)在包紧力的作用下,塑件留在了定模一侧;3)液压活塞杆带动推出元件和斜顶抽芯机构同步运动,完成抽芯并顶出塑件;4)液压活塞杆带动推出机构复位;5)合模,准备下一个工作循环。

4 结 论

冰箱顶盖成型面积较大,表面质量要求高,且有倒扣结构及安装精度要求,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将模具浇口开设在塑件内侧,模具设计为倒装结构,其特点如下:1)采用针阀式浇口热流道和液压系统定模脱模;2)根据塑件结构特点,将凹模设计为整体式、凸模设计为组合式;3)设计了分体式斜顶抽芯机构便于倒扣结构的成型和脱模;4)动定模部分分别开设了直通式和隔板式冷却水路。模具结构紧凑、工作过程稳定、可靠,对同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顶盖塑件脱模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浅谈天窗版顶盖面品不良问题的解决
ABS塑件的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案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球形件强制脱模注塑模具设计
面板塑件凸毂结构优化及模具设计
大面积纳米压印揭开式脱模机理和规律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顶盖后横梁非标斜楔模具设计
一种橡胶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