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坑矿充填系统改造与应用

2018-07-30蓝仕忠

采矿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灰砂压气磨砂

蓝仕忠,王 旭,彭 亮

(1.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 河池市 547205;2.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0 引 言

近年来,资源高效回收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1],促进充填工艺技术的大力发展[2-4],充填采矿法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范围从高品位贵金属矿到低品位铁矿,甚至非金属矿。新建矿山纷纷建设先进的充填系统,而老矿山则倾向于对现有充填系统进行升级改造[5-6]。

铜坑矿是开采多年的老矿山,主要采用空场法、组合崩落法以及空场嗣后(废石)充填法,生产中存在以3个问题:矿石损失贫化大;地压活动频繁;地表生产设施受到威胁。

铜坑矿曾于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棒磨砂胶结充填系统,该充填系统包括棒磨砂车间及充填料浆制备站、充填管道斜井等工程建设。充填系统建成后,进行了调试和试充填,由于受当时矿产品价格低和充填成本较高等原因影响,充填系统于2002年停用,目前井下主要采用废石充填,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且充填质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等问题。因此,对矿山原充填系统亟需进行改造。

1 充填系统改造

原有充填设施尽量加以利用,以缩短基建周期,降低建设投资。由于该充填站十几年处于搁置状态,站内机械设备、管道电缆等均已撤除,钢构件也已严重锈蚀。经现场考察,确认可利用的设施有:棒磨砂车间厂房;充填站2个立式砂仓,2个水泥仓,制备厂房、配电室、仪表室、工具房、钢筋混凝土廊道、浓密池等。经论证,在原址上对原有棒磨砂充填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全尾砂结构流胶结充填工艺,充填系统流程见图1。

图1 充填系统流程

1.1 尾砂再造浆系统改造

尾砂由汽车运至铜坑矿后,通过卸料平台卸入料仓中。尾砂通过受料槽卸入搅拌槽,在搅拌槽中再造浆后由渣浆泵输送至充填站立式砂仓进一步处理。

碎石仓壁上开卸料门洞,以供自卸汽车卸料。门洞上安装电动卷闸门。为了防止大块进入搅拌槽及渣浆泵,于溜槽中部设置滚筒筛。选用Φ2.5 m×2.5 m强力搅拌槽,松散状尾砂经搅拌槽搅拌制浆均匀后,再由渣浆泵通过管道输送至充填站的立式砂仓中以备充填之用。搅拌槽上安装超声波料位计并设报警装置,以使搅拌槽料位处于合理高度。

1.2 尾砂仓造浆[7]及溢流改造

利用充填站已有的2个立式砂仓储存全尾砂浆,尾砂浆在立式砂仓中进一步沉降脱水,使其达到最大沉降浓度。为了便于立式砂仓顶部澄清水的排放,于2个立式砂仓之间增设梯子间,并于砂仓直筒段每隔1 m于砂仓外侧设置排水阀门。在仓中设置压气造浆喷嘴,砂仓压气造浆时,由螺杆式空压机供给压气,将砂仓内的尾砂充分扰动,形成均质流体,实现尾砂浆预搅拌。

1.3 水泥给料计量改造

利用2个水泥仓(容积500 m3)储存水泥,罐车运散装水泥至充填站后,气卸入水泥仓。仓顶设置除尘器和雷达料位计。水泥仓底部安装有电液闸门及螺旋给料机。水泥给料量由电子秤检测。螺旋给料机电机采用变频调速(0~50 Hz),改变螺旋转速即可改变水泥给料量,以满足不同灰砂比要求。水泥给料计量由计算机软件实时监控,并根据流量波动及设定灰砂比及时调整水泥给料量,小时给料误差控制在0.5 t/h之内,做到精准给料。

1.4 料浆制备改造

全尾砂浆、调浓水及水泥经各自的供料线进入搅拌机。搅拌机采用卧搅+高速搅两段搅拌。充填料各组分经两段搅拌后制备成高浓度(70%)、流动性良好(坍落度28 cm)的充填料浆[4-5],通过充填钻孔及井下充填管网自流输送至井下采场空区进行充填。

双轴搅拌机及高速活化搅拌机生产能力均为150 m3/h,其中高速活化搅拌机变频调速。双管螺旋给料机水泥输送能力50 t/h,变频调速。

1.5 控制系统改造

研制的自动控制[8]系统,使充填站所有运行设备均可在控制室进行有效控制,充填料浆制备参数可根据充填工艺要求进行调节。充填系统运行时可以实行手动与自动控制的切换。当充填系统运行稳定时,通过控制系统软件设置各充填参数,充填系统按设置好的参数自动运行。如出现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并可通过手动调节恢复至正常状态。设置了视频监视系统与数据自动记录系统,充填站运行状况和参数可在控制室及总调度室进行监视和查阅。

2 应用效果

充填系统改造后已在实际生产中运用1年,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通过充填系统改造,矿山实现全尾砂胶结充填,充填指标为:流量150 m3/h,浓度70%以上,25万m3/a。

(2) 再造浆工艺集尾砂存储、筛分、搅拌和输送功能于一身,料浆制备浓度达到45%,流量100 m3/h,为充填站提供无杂质、高浓度尾砂浆。

(3) 压气造浆保障立式砂仓内砂浆均匀、浓度稳定,造浆喷嘴故障率低。

(4) 水泥给料计量由计算机软件实时监控,并根据流量波动及设定灰砂比及时调整水泥给料量,小时给料误差控制在0.5 t/h之内,做到精准给料。

(5) 两端搅拌确保充填料浆均匀,无水泥团聚现象,有利于料浆强度的增加,节约水泥用量,工业试验结果显示,灰砂比1∶6、浓度72%时,料浆28 d强度2 MPa,其强度值较实验室相同配比结果高10%。

(6) 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

3 结 语

铜坑矿目前采用全尾砂结构流胶结充填工艺技术,充填系统的成功改造满足了该充填工艺技术的要求,该系统具有工艺流程顺畅、建设投资少、技术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灰砂压气磨砂
小棚虾“压气头”现象分析及探究
姑山矿露天坑全尾砂胶结回填加固配比试验研究
良山铁矿全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
分层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裂纹演化规律
环氧类聚合物水泥修补砂浆试验研究
长输天然气管道压气站运行分析
涡轮增压器压气叶轮爆裂转速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质与感
蓝,另一种蓝
非同一般的磨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