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再创造点亮数学课堂

2018-07-30江苏省南通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浦冬梅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队旗题目教材

江苏省南通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浦冬梅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材料,然后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去理解数学的本质,并能够创造性地学习。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上点燃学生的再创造激情,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处处充满创造时机,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活用教材内容,萌发再创造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媒介,也正是教材担当如此重大的责任,让许多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教教材,只要把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了、掌握了,那么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其实不然,教材只是我们组织数学教学的一种载体。教材中所安排的情境插图,或许相对于一个地方的学生来说是熟悉的,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相对于另外一个地方的学生来讲,也许教材中的情境距离他们就比较远,甚至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这样,我们还是按老方法来教教材的话,学生的再创造意识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激活出来的,而这样的课堂也就有一种压抑感。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灵活运用教材,在不影响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学生对熟悉的情境最容易产生亲近感,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只有在把握好教材知识脉络的情况下,对教材情境进行再创造,才能让教材让学生萌发再创造的意识。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十八》第2题时,(见上图),如果在教学时仅仅把这一道题目给出示出来,学生也只是有一种解题行为,总感觉把这一道题目给解答出来就可以了,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要求用多种方法来解答此题,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意识,许多学生采用的都是拿大长方形面积减去空白部分三角形的面积:80×(30+30)-(30+30)×20÷2=4200(平方厘米)。这种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而不是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经验在这样的课堂上是得不到发展的,而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教学这一道题目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道题目,而是问学生:我们班的中队旗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这时,学生就拿出班级的中队旗来讲解?然后我对学生说:“四(8)班的中队旗坏了,我们能否帮他们设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个中队旗,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布?”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这熟悉的情境给调动起来了,他们想帮人解决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时候再出示教材练习中的这一道题目,让学生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出这一面中队旗的面积,看谁想出来的办法多。由于学生的热情已经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结合前面所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出许多种计算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主探索出来的,这就是他们的再创造。

二、激活思维冲突,引导再创造行为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就要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时,他们才能真正去思考、去探究,才能发生再创造行为。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来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怀疑,并激活他们创造意识,并努力去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例11时(见下图),按照教材的编排,是让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到此就止步了,因为数学知识是相通的,如果只是这样来处理这一道例题,就是教教材的表现,学生在前面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就已经可以用列方程来解决了。

所以,笔者在教学这一题时还进行了一次拓展,当时,笔者在黑板上列了这样一种解法:20%=,480÷(1+5)×5=400(棵),然后问学生:这种解法对吗?有的学生说对,那是因为计算结果与书上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也有的学生说错,因为不能单单凭计算结果正好是对的,就说明这种解法是对的。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冲突,我顺势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解法对不对。由于学生在一开始就已经对这种解法产生了怀疑,所以就会积极投入到小组讨论当中来。他们在讨论过程

总之,培养学生的再创造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只有变革课堂教学策略,才能让再创造点亮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上焕发光芒。

猜你喜欢

队旗题目教材
队旗跟着党旗走
教材精读
我教妈妈画队旗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少先队诗歌——少先队队旗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队旗上那些有趣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