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同情”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成功作用的思考

2018-07-29程亭又

经营者 2018年9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旁观者

摘 要 《道德情操论》中“同情”有双重含义,对社会经济发展、道德、个人成功有重要意义。同情是怜悯他人、关爱他人的本能,也是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能力,即“同感”。但同感与同情的程度存在差异。“同情”是社会道德的前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同情 同感 旁观者 道德 理性 个人成功

一、“同情”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道德本能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这里的同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的道德感情,是与利己心相对立的利他心。亚当·斯密认为,同情首先是人的一种道德本性或道德天性,基本上与通常所说的“怜悯”或“可怜”同义,这种同情观念主要是针对或适用于有关他人的灾难或不幸。

二、“同感”对“同情”含义的拓展

亚当·斯密在描述了同情的道德性质后,很快就把同情概念予以普遍化,从而淡化其原有的道德性质,使同情成为同感,成为一种想象能力或同感能力。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更多的是把同情作为一种设身处地的想象能力或心理过程来看待和使用,而不是当作“怜悯”和“关爱”。也就是想象你自己处在当事人的情景中,你对这一情景的情感反应将是什么,亚当·斯密把这叫作“同情”,这里应当严格地表示为“同感”,“同情”通常表示对他人所受伤害的怜悯,这也是中文里使用“同情”一词最常表达的意思。但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扩展了“同情”的含义,在对他人所受伤害表达怜悯之外,还包括对快乐以及对所有其他感情的同情,这也使其扩大为对所有人类感情的“同感”。

三、借助想象产生“同感”

在亚当·斯密看来,他人的感受只能通过想象去体会,只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形成或得到关于他人感觉的一些体会,并且这种体会是不完美的;而且这种想象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只是“它只能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的话,我们将会有什么感觉”。也就是说,同情就是一个想象过程,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处境所产生的感受,从而产生的“同感”。这种想象过程非常重要,书中有被我们自身经验认同的例子:“当我们看到对准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的一击将要落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当这一击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它,并像受难者那样受到伤害。因为他们感到如果自己处在对方的境况下也必须这样做。”亚当·斯密认为同情至少在程度上不能等同于同感,同情概念是跟想象活动产生的同感分不开的,因为有时当事人自己并没有产生某种激情,而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实际上产生了这种激情或情感。比如其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提到:“我们有时会同情别人,产生的这种同情激情当事人本身不会感到,这是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时,同情激情从我们自己的心中产生,然而并不因现实事件而从当事人的心中产生。我们为别人的无耻和粗鲁而感到羞耻,虽然他似乎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不合宜,也不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同情能力或想象把在别人身上所产生的情感在我们的身上通过我们自己的理智与激情产生出来,但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的理智与情感,结果不仅有时候在程度上不准确,更可能这结果只是一种纯粹的想象与虚构。

四、理性成分对“同情”与“同感”的等同性影响

我们通过同情能力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产生的激情和感受不完全是想象过程中本能的结果,还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结果。亚当·斯密在用同情说明道德情感的形成时并未完全排斥理性,而是把理性因素的作用纳入同情过程之中来解释情感的产生。亚当·斯密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当母亲看到因病而感到痛苦却又无法表达的婴儿,母亲对其痛苦的感受主要通过想象产生的同情形成。她想象自己处于孩子的那种无助,并且理性告诉母亲孩子生病的可能后果。实际上,生病的婴儿并没有思考和远见,或者说缺乏经验的婴儿并没有关于生病方面的理性认识。恰恰相反,母亲在想象时,总是难以把自己的理性排除在想象过程之外,理性的渗透作用使她的想象过程和同感中就添加了由理性的活动所导致的结果偏差——对疾病预料的后果增加了她的感情程度,增加了产生的怜悯。还有更为极端的例子在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一章:“对人性稍存的那些人来说,在使人面临毁灭状态的所有灾难中,丧失理智看来是最可怕的。他们抱着比别人更强烈的同情心来看待人类的这种最大的不幸。但那个可怜的丧失理智的人却也许会又笑又唱,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幸。因此,人们看到此种情景而感到的痛苦并不就是那个患者感情的反映。旁观者的同情心必定完全产生于这样一种想象,即如果自己处于上述悲惨境地而又能用健全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这也许是不可能的),自己会是什么感觉。”“人性稍存的那些人”指具有“同情能力”的人,是这一案例中的“旁观者”,他们对于丧失理智的人会感到不幸,产生同情的怜悯。作为旁观者的“人性稍存的那些人”必定通过同情能力的运用、想象力的过程以及失去理智的人所不具有的理性而产生出“同感”,但这种“同感”显然与没有理智的人的想法不同,没有理智的人丧失了理性的思考无法察觉到自己的不幸,可能不仅不会沮丧和感到不幸,甚至会因为感到开心而“又唱又跳”。

五、旁观者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中提到:“无论当事人对对象产生的激情是什么,每一个留意的旁观者一想到他的处境,就会在心中产生类似的激情。”亚当·斯密认为“同情”可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并且“同情”作为一种人皆有之的原始的道德感情、道德本能的规定和性质在《道德情操论》中已经不常使用。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更多的是把同情作为一种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情感能力或情感的心理过程来看待和使用的。也就是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感”,可以扩展到对任何感情产生共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最主要的“同情”。这种最重要的“同感”可以引发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与对自我行为的反思,这种评价与旁观者紧密联结在一起。“同情”是人借助“旁观者”对事物与自我评价的关键所在。我們对他人的道德评价通过“同感”或“想象”这一心理过程来展开,由旁观者作为代表来行使我们的“同感”能力与“想象”过程。一方面,对于他人而言,我们是他人的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品格,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或情操时,我们是他人行为或情感的旁观者,我们不是实际参与,而是置身事外,并且运用我们的想象过程,根据我们想象的结果与他人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这二者的程度越相近,则对方的行为越具有合宜性,也越容易得到我们的赞同与肯定。另一方面,对于自我反思而言,把自己想象为自己行为的旁观者,从而评价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亚当·斯密认为,正是凭着同情,我们才会在相同或相似的境遇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才能在情感上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从而形成社会和谐的道德。但如果旁观者并没有相关处境或事件的亲身经验,也没有目睹、听闻过其他人在相关处境或事件下的反应,或者当事人自己没有处理自身所面对的事情的理性,那么通过想象过程最终产生的结果与当事人自身产生的结果就存在偏差,就无法产生真正的“同感”和“公正的旁观者”。

六、“同情”是道德情操的前提

具有正常的同情能力,是形成道德情操和美德的前提。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利己的理性和利他的关爱与同情,更包括同感能力;“关爱与同情”这一道德本能可能引发人们的道德行为,但亚当·斯密主要认为“同感”的“想象能力”是人们的道德情感的原因。如果情感与激情和谐一致,会触发我们的道德评价,也决定了不同旁观者对行为的评价,评价包括评价他人与自我评价。一方面,旁观者对行为当事人的同情,通过这一情感认同过程,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情感给予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是行为当事人的自我评价,通过想象的过程使自己在其他旁观者的立场与处境上,当事人也就成了自己的旁观者,用道德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以上论述的是“同情”或“同感”首先通过触发是否“和谐一致”的判断,再触发道德情操,而并非原始的、人皆有之的“同情或关爱”的情感触发了道德评价。但总有特殊情况,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感受,他就无从通过同情去想象他人的不幸,對他人就没有同情的道德行为,也不可能有利他的道德行为,更不可能去实践保护自己和他人、帮助自己和他人。这里的他人是指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态缺乏正常的、基本的感受能力特别是同情能力,必会妨碍我们的道德品质乃至美德的形成。

七、“同情”在社会经济与个人成功中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与人际交往中,具有感同身受或设身处地想象的能力尤为重要。人处于某一境遇中一定会产生某种情感或行为,经济交往中的人若处于同一境遇中必定产生相似的情感与行为,但这种由经验所产生的“同感”会与当事人自身所感受到的程度存在差别。人在自然生活或经济交往中的活动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所遵循的依据是不同的。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的理性指导着各自的经济生活,这种理性就是经济人的那种特征,与之相对的是人类原始的、普遍存在的“利他”道德情感下的“利己”;同时,旁观者和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经由他们的同情能力,包括想象力得以相互沟通,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经济收益与个人成功。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福利如何实现,在亚当·斯密看来,同情与同感提供了一种走向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的道路,这借助于同情与共感所产生的道德观念与自我反思。关于个人的成功,亚当·斯密认为具备扎实且真实的能力,加之相关的美德,大多会取得成功。然而仅仅具备美德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通过想象进行反思的能力。尽管少部分成功者依赖的是先天优势、运气、不端行为等,但大多数人的成功还是离不开美德与反思,且大多数人想要维持成功也要依赖美德,而美德则要求具备同情心和同感能力。

八、结语

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同情”具有双重含义,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理论核心是“同感”,即借助想象换位思考,其中有激情与理性的作用。他既把同情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作为同情能力的结果,又把同情作为一种心理的、想象的能力。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特定条件或特殊状况下,我们不能完全、彻底地设身处地地想象,想象的结果与当事人的实际心理感受可能存在偏差,情不自禁地用理智去思考,并把理智与感性矛盾地结合起来必然带来偏差,使得同情无法成为真正的同感。“同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道德的形成、个人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同情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处境与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一来在经济行为中沟通成本就会下降,起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变小,获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良好的同情能力可以使一个人拥有好的品行,好的品行更有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和保持成功,也有利于他更好地被其他人所接纳,从而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情可以使每个经济体或者个人更好地获得经济上的成功,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就会因为每个个体的成功而发展。此外,同情也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弱势群体,同情使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水平,那么有理由相信其会接济和帮助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们,这样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就会有效地分好蛋糕,从而实现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总的来说,不论是通过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还是通过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对同情的学习与应用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有长足的进步。人们赞同标准以合宜性为基础,旁观者和当事人之间会发生情感共鸣。旁观者和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社会经济交往中避免不了冲突,充斥着不道德的情感,这让人们更加向往美德。因此,社会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个人成功都需要美德,而这些美德又都基于“同情”与“同感”。

(作者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程亭又(1995—),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财政学。]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胡巍.论亚当斯密的同情说[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 马楠.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旁观者
爸爸是“森林之王”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全世界最奇葩的男子 几十年来一直在长高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说局
说局
开车时别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