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七年级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策略
2018-07-29刘杰群
摘 要:文章结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注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的建议,提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借助前概念、设置任务情境、以问题定向引导、以案例分析引导和以课时学习目标引导等策略来组织七年级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活动。同时,文章还指出教师需遵循四个基本点来运用这几种策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和把握,达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6
作者简介:刘杰群(1978—),女,广东清远人,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详述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并指出:“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1]广东省七年级生物学自2012年9月开始使用据此修订的教科书。面对新教材的启用、新课标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才有利于开展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才能促成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呢?
1.借助前概念深入学习重要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在正式学习某个科学概念前业已形成的与公认的科学概念相悖的观念和理解。而“任何学习都是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累积性的学习”[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部分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了一些前概念,且这些前概念并不都是错误的,有部分前概念是不够完整,或涵盖面较窄。教师在教授生物学时常会发现学生已经对某个概念形成了前概念,如能巧妙利用,能促进重要概念的教学和学习。
如“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是: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人的生命活动特点进行思考:人有哪些生命的特征?学生就会联系自身特点展开思考:人要吃东西,会呼吸,会排便,会生长发育,能繁殖下一代……接著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自行归纳出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最后,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帮助学生巩固认识。经过这样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形成概念时就不会再受前概念的影响,而且印象深刻。
2.借助任务情境让学生开展重要概念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如果对所学的知识如能建构起灵活迁移与应用的知识经验,那么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很到位,这需要教师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联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和材料,并布置任务“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并比较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同学交流、讨论,就能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功能的掌握和理解,能正确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和区别动、植物细胞。
3.借助问题定向指引学生学习重要概念
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情境,在问题的指引下,尝试解决问题,在思考问题、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寻求问题解决方法、与同学的各种信息互动等过程中,会获得新的相关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就能形成新的知识概念和框架。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结合教材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问题,定向指引学生深入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要概念。
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时,教材中指出:绿色植物是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结合教材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①“工厂”需要哪些原料?②“工厂”的生产车间在哪里?③“工厂”的生产车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工作?④“工厂”的产品是什么?⑤“工厂”的产品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能定向指引学生去深入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学生在逐一思考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会脑海里逐步形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知识概念和框架。
4.借助案例分析达成重要概念的学习
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能促使学生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最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达成重要概念的学习。此外,借助案例分析还能使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联系,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学习《眼与视觉》时,教师指引学生认真阅读书本,了解眼与视觉的形成之后,再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身体健康的张同学最近看黑板总是觉得模糊不清,自我感觉是近视了,就借同桌的眼镜戴着看板书,果然能看到清晰的字体,但戴了一会儿又会觉得有点头晕”。学生就能依据案例尝试从眼球各结构及其功能来分析视物不清的原因,或从视觉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的角度来分析随意配戴他人的近视眼镜会诱发头晕等症状,还能从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方面给张同学提供良好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入浅出地构建和掌握 《眼与视觉》这一节课的重要概念。
5.借助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重要概念
课时学习目标是指在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应该对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有具体且明确的表述。本人在2012—2013学年开展了七年级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先把每一节课中重要概念的下位概念逐一细化为课时学习目标,作为概念要点列出;再让学生上课时先认定当堂课的课时学习目标,并自行分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最后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一策略的有效使用对学生把握概念、形成知识框架多有裨益。
如学习《流动的组织——血液》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梳理出重要概念的下位概念“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 进一步结合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教师可将这条概念陈述继续细化成如下几条,作为课时学习目标列出:①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②说出血浆的主要功能;③说出血细胞的组成;④举例说出各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时学习目标仔细阅读教材,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事实素材,在学生通过学习逐一达成学习目标时就能帮助学生获得对血液的理解,达成该重要概念的教学目标。
此外,要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生物学知识概念框架,教师还需遵循四个基本点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重要概念展开,可设置清晰明了的课时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以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的交错运用来实施教学活动,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其次,教师要恰当处理重要概念及其下位概念与生物学事实之间的关系,区分好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借助对生物学事实(案例)的认识、分析和理解,通过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再次,教师有必要理清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并不都是错误的、非科学的,这样能有效借助前概念来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重要概念。最后,教师要梳理好重要概念的各个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国韬,杨雪梅,王淑娟.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07-113,149-150,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