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8-07-29陈美英
摘 要:现阶段,我国各个教育领域都非常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要不断探索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敢于探究,乐于提问,以实际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关键词:问题意识;拓展思维;主动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6
作者简介:陈美英(1979—),女,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江中心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表现在不断提出且解决问题和困惑的过程中。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指导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而又适合研究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传统课堂模式的禁锢,学生自发性的主动质疑能力有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主动质疑
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活动在情境中扩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奇心特别大,如果教师能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一定能形成浓烈的活动气氛。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在情境中去感知更多的主题,就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提出他们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在研究“地方小吃文化”时,为了丰富学生对地方小吃品种的感知认识,我们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周边小吃店进行体验。学生们品尝到了厦门沙茶面、枸杞叶面线、烧肉粽、麻糍等小吃,与小吃店老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有了“带出去”的切实体验,也有了“请进来”的深入了解。我们还将知名的小吃店老板请到学校,给学生们讲地方小吃的文化,为学生们进行现场制作,提供现场学习的机会。学生们在体验、参观、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地方小吃的品种、制作过程、历史由来,迫切想进一步研究地方小吃文化。这种情境教学,为学生后继的质疑提供了基础。在情境的引领下,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想研究的问题,就显得水到渠成,也让学生相对容易接受。
二、体验活动,引导提问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在理念上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主体。我们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中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探知、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助残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时,学生们并不是都与残疾人有过接触,对残疾人的状况并不了解,也无法切实感知他们生活的困难。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体验残疾人遇到困难的处境:小明打着手势跟同学们“说话”,但比划了半天,同学们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小红用一只手穿衣服,穿了半天,只穿了半个衣袖;小高用布条缠着腿,一瘸一拐地向大伙走来,走到半路,就摔倒了……接着我们进行了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残疾人,进行一项简单的活动任务。真正参与其中时,学生们就发现挑战任务并不是那么容易。游戏结束后,大家先是哈哈大笑,觉得很有趣,接着是一阵沉默,最后是纷纷有感而发。于是笔者乘机抛出问题:“你们打算从几个方面了解残疾人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有的想调查残疾人造成残疾的原因;有的想调查残疾人会遇到什么困难;有的想了解有些残疾人是怎样成为生活的强者的;有的说想了解政府是怎样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在活动中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定形式的活動,让其从活动中体会到活动内容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拓展思维,乐于提问
学生提问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过程。这一环节重点强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学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指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结合活动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可观可感的材料或信息,拓宽学生的思维,往往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火花、促进多样的联想、激发问题的灵感。例如,在开展“地方小吃文化”这个主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发散思维,想到更多自己乐于探究的小主题,笔者事先让学生阅读《中国饮食文化》《世界的饮食文化》,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爽食行天下》《中国味道》等节目,让学生了解到了“吃”所包含的研究主题、食材、制作过程、历史渊源、风俗习惯、营养等主题,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新的标准和依据,拉近了学生与该主题的距离,拓宽了学生研究探讨“地方小吃文化”的方式方法等思路。此时学生再来探究“地方小吃文化”,针对这个主题提出想研究的问题,也就相对容易些了。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思考的空间,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
四、扫除障碍,敢于提问
要让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问,教师还得了解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正处在一种懵懵懂懂、渴求又困惑、无法准确表达思想的求知状态中,他们由于尚未掌握合适的表达困惑和问题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课堂气氛显得严肃,很可能导致畏畏缩缩,不敢提问;或者是有的学生因为怕提出的问题有错误被老师批评,遭到同学笑话,不愿提问。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扫除阻碍学生提问的心理障碍,教师一方面要转换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一味灌输知识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求知的“学”,进行适当辅导的“教学互动”模式。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讲一些小笑话等轻松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心情、卸下畏惧心理的包袱,从而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此外,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教师应对学生自主提问的行为加以鼓励和进行正面的评价,绝不能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成熟而进行贬低或指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更准确地表达和提问。
五、善于评价,激励提问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建设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总是渴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老师的合理反馈和评价,而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积极提问的学生如果得不到重视与认可以及及时的客观合理的评价,很可能会失去在活动中提问的积极性,使得“教”“学”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善于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因此,在开题指导中,教师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适时引导学生提出更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旧以“地方小吃文化”探索主题活动为例,教师的评价除了“积极、肯定、激励”,还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本次活动重视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所提的问题作出评价。通过对问题的相互讨论,学生逐步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
参考文献:
[1]杨玲丽.思维导流 发散提问——选题课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5(2):101.
[2]黄超文.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