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语文的字词之美
2018-07-29林新颖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味文本字词的精彩之处,这常常是教学的重点。除让学生咀嚼文本语言,教师还应让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表达形式是作者写作的支架,言语运用是用词用字的精准度的体现。只有在阅读中让学生提高咬文嚼字的能力,关注表达形式上的特色,才能让学生在意蕴丰富的语言形象、在语言的领悟中带来写作能力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言语运用;表达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1
作者简介:林新颖(1979—),女,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语言哲学领域,逐渐发展到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等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新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而语用教学成为新兴的教学模式,掀起了语用教学的应用热潮。语用教学致力于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培养,让学生立足于具体语境,掌握话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而非机械地使其理解概念性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语言利器。但短短40分钟要怎样“寻求”最佳训练点,让学生学得扎实,促进文本“言语增值”呢?
一、关注语言,咬文嚼字
刚接触一篇课文,教师应充分备课,解读好教材,这样才能使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写作特点,成为“语用型”的教学内容,再让学生细读、思考、比较、求同,与以前学过的类似课文比较,找出异同点,接着顺势寻找最佳切入点,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又理解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表达有了内容与形式的支撑。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字、词入手,品词检字。如《竹石》一文,在教学课文拓展延伸时,我和学生们玩起了游戏,让学生挑出文中最能概括精神的一个字,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如学生说:“咬——咬定青山不放松,根——立根原在破岩中。”教师顺水推舟:“这个字要能表现出竹之坚韧、无所畏惧的精神才行,你们认为还应找哪个字?”于是学生又说:“原——立根原在破岩中。”当教师问学生为何说“原”字时,学生振振有词:“‘原字表明竹子不是刚长的,它之所以选择破岩,说明它身处绝境,不怕困难,把好的生长环境让给别人。”另一位学生还说:“身处于‘破岩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竹子习以为常,说明它生命力强。”
这种巧妙地敦促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揣摩、玩味的教法,让学生能自我学词学句、自我感悟,让古诗文教学变得有意思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抄句意,学生背句意的传统做法,使原来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学生更会提起精神来思考这几个字在言语形式上传递出什么信息,能产生什么样的特殊表达效果。
二、关注形式,畅所欲言
语用型阅读课堂要求学生的言语表达大致分两类:一是对文本朗读、背诵、复述,二是陈述性言语,比如质疑、讨论和书面写作表达。从言语本身来说,也可分两方面:一是言语内容,就是学生讲了什么;二是言语形式,就是学生是怎么讲的。那么,怎样让学生进行言语形式的表达呢?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言语形式才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习了课文内容后,如何能活学活用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要用心倾听学生是如何表达的言语形式。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有关春的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当学生问道:“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里作者为什么一连用了三个春字——春来、春去、春住?作者愿朋友与春作伴,在春天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有什么心境,他愿朋友怎样面对突发事件?”我采取顺养学生对“春”的感觉,让他们畅谈自己的感受,欣赏课外有关“诵春”的佳作,比较两者在言语形式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于是,我出示了朱自清的《春》,毛泽东的“风雨送春归……”。在学生面前,师生交流、点评,我问学生:读着这几篇文章,你对他们表达的言语形式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感觉?
这次讲评,我仅是在每则片断下加“提示”,評检时候先让学生说,最后由我总结。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言语评检时,讲得头头是道,他们关注的不仅是文字传递的内容,更关注这些内容是怎么表达出来的,还能将已经学过或正在学的字、词、句、段、篇,根据语境的需要,既恰当又有个性地运用出来。
阅读教学中的“语用”,不仅是阅读文本内容、模仿写法和迁移创造,而且是阅读内化中所激活的生活记忆与提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认识的抒发与倾吐,同时借“说”叩问文本,进入语境和文本尽心对话,这不仅了解了文本,还激活了想象的全过程,在还原思维过程中,为其他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材料。
三、关注情感,活学活用
从读到想再到说,都是为写服务的。写作是语用的最高境界,学生文字表达从语言品质来讲,要形象、生动、通顺,多用从文本中积累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文字表达注意清晰性,材料安排有主有次、有条理,要让读者看了知道在说什么。情感性,就是学生要对自己表述的事件,发表个人的感受,或爱或恨,或喜欢或憎恶。这里,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立场去抒发情感,最重要的是要用真实、多元的声音从心里涌现出自己的感受。
“语用”不局限于一篇课文的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将所学应用于类似的场景中。如《小蝌蚪找妈妈》采取一次次的问、一次次的找的写法,课后练习时,教师可以延伸到大自然,要求学生运用一样的写法进行仿写。再如,《生命 生命》通过动物、植物、人三种不同形式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段发表感想:要珍惜生命。课后练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同样的方式对生命展开感悟。教学目的是教学的灵魂,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影响教学过程的方向,上述都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立足具体语境,巩固书面表达能力,重点集中于“用”。 巧妙运用补白,联系上下文语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理解得更加全面。如《童年的发现》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语用”代入法:“你的童年有什么发现吗?”让学生陷入美好的回忆,各抒己见,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通过回忆深切体会到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的不易,引发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对人生挫折的思考。
与掌握书面表达能力、储存有用的知识相比,引发精神层面的深入思考,使灵魂得到升华,更加能体现“语用”的独特魅力。“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望月》中对古诗词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文采,其目的更在于让读者挖掘诗所蕴含的意义,从而了解《望月》的中心思想。诗中之月不光是与课文标题《望月》交相呼应,更是映衬出心中之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月是浓浓的乡愁,是期盼团聚的热切,是对生命的禅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对月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做出了要求,还对教师设计教案设置了难度。文章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与月相关的诗歌?诗歌有何寓意?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如何将眼前月、诗中月、心中月结合起来理解?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种意境呢?以上都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揣摩之处。
总而言之,语用型之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与路径,能彰显个体生命的轨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开展同质与异质的阅读、评论、思维,以开发学生内涵品质,从文本中咀嚼文字的含义,帮助学生激发情感,使其结合教学语境,坦率表达,使语用的修炼早日完成。
参考文献:
[1]张 欣.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马 琴.关注表达方式[J].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4(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