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共生”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2018-07-29林娜
林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运而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强,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文章将探析小组合作“共生”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6
作者简介:林 娜(1983—),福建福清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一、小组合作相关内容综述
(一)概念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美国教育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设定学习目标。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会进行合作,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小组合作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地发挥群体功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点
1.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小组合作,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通过沟通与交流,每个人被分配一项独立任务,并通过讨论与互动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摆脱了传统课堂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目光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水平等,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教师,而是与自己同等水平的同伴,这使得学生的心态更加放松,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为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分配不同的任务,只有成员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整性。如此一来,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了解到与其他成员合作的重要性。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尊重”的优良班风。
4.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小组合作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给予学生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会得到赞扬,这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会使得学生信心倍增,对语文课程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二、小组合作“共生”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方向。核心素养教学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只有明确教学方向,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保证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可先简单地讲解文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性格特点等布置教学任务。教师可以以泼水节场景为主题,让学生自行准备材料,自主设计场景,学生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找出泼水节需要准备的材料——脸盆和水,并记下傣族人的衣着特征。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并争先恐后地要上台表演。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无需教师的帮助就能够找出文章的重要線索,这不仅实现了对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言积累、语文能力以及语文学习习惯等内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具象化特征,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厌烦。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内容,并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集中,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以询问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插图,让学生对内容有具象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小组任务,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每一位成员分配任务。例如,有的学生擅长画画,就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加深理解;有的学生喜欢翻译,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来领悟诗中的意境;等等。
(三)科学组建小组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搭配不同层次的小组任务,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核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对小组人数、学生能力水平等进行科学的分配,主题范围较广时可以适当增加小组人数,实现对主题的拓展性探索。每个成员都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可结合“分层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强带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例如,在学习《陶罐与铁罐》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成员推荐组长人选。组长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帮助后进生分析文章主旨等,教师可以设置情景剧环节,由组长为每一位成员分配任务。如此一来,后进生受到组长的重视,学习上也更加有动力,组长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四)注重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无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还是对教材的安排都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活学活用。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罗列出几项任务,让学生自行选择最拿手的内容,比如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城市绿化等。不同小组的任务主题都不同,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组长可为每一位成员进行分工,例如学生A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负责查找资料;学生B喜欢记笔记,则可以负责资料编辑与整理等。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使小组分工更加明确,任务完成质量也更好。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1.个人评价
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及表现进行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更乐于与他人沟通,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可以是成员之间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组长找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对表现良好的成员加以赞扬,使小组日后的合作质量更好,成员的学习信心也有所增强。
3.教师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增,学习语文更有兴趣,在长期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了解他童年的生长环境以及生平事迹,并让学生讨论小女孩三次点燃火柴时所看到的场景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含义。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讨论,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相补充遗漏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被发言的同学吸引,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发言完毕后,教师让学生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衬托下,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注重对学生的分层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50-53.
[2]吕立尊.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5):18-19.
[3]张 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