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实践平台的德育功能

2018-07-29何铁勇易政群傅丹杨慧荣

教师·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育实践德育功能

何铁勇 易政群 傅丹 杨慧荣

摘 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是德育实践的有效尝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高校二级学院与地方献血办公室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臺,以期发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实践平台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德育实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5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基于无偿献血,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16GT05)。

作者简介:何铁勇,男,湖南理工学院数学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易政群,男,湖南理工学院数学学院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作为教育体系关键一环的高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更应将德育摆在优先地位。高校德育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高校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和品德方面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具有意识形态性、自我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性[1]。其中理论联系实际性是德育的必然要求,脱离生活和实践的体验和检验,德育将是无本之木。然而高校德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德育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偏离德育规律,缺少实践环节[2]。

2012年教育部等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此背景下探索德育实践模式、形式、内容和评价等,对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至关重要。因而德育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德育的实践环节,以期德育能够回归教育本质规律,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深入联系生活和实际,真正实现德育实效性。

德育实践可以实现的途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志愿服务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实践等规范、价值体系,以及提升综合能力的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教育对象需要体系[3]。其中志愿服务具有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和示范价值等德育独特含义[4],使得志愿服务愈发成为拓展德育实践模式的关注重点。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大学生在正式场合中,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与知识技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等贡献给社会,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目前有少量研究人员深入志愿具体项目,如助老、助残和图书馆等志愿项目,将其置于德育视角下,探讨了它们的德育功能或德育可行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不仅利于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更利于拓宽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基于以上事实,本课题试图通过高校二级学院与市献血办合作打造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平台,探讨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德育实效性。

一、当前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困境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是为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宣传和普及无偿献血的先进理念,提供无偿服务,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献血氛围,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的志愿服务行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通过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和宣传献血现场服务等服务形式,对于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壮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无偿献血在高校覆盖情况却不容乐观。2013 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约为2308.5万,其中仅有 15.1%的人参加了无偿献血[5]。课题组结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实践,认为可能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

像其他志愿服务组织一样,无偿献血服务组织一般都是在校团委领导之下,各项活动开展都需由校团委统一安排。这一安排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有一定积极作用。这样可根据学校志愿服务进行整体推进,可与其他志愿活动统筹协调,同时围绕学校活动使得主题明确,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但这种完全包办式的志愿服务更加凸显了团委和志愿者的主体作用,使得大学生参与其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弱化了志愿精神的自愿特性。

同时,在严密的管理层级下,信息传递方向主要是由上层至下层且为单向流动,组织主要重视志愿服务的结果考评,忽视大学生和志愿组织对上一层级和项目进行的反馈,更加忽略了大学生志愿者对整个服务流程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与外界信息传递双向受阻,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志愿者的主体地位,最终使得志愿者参与热情下降,志愿的效果更是走向负面。

2.活动内容专业性不强,活动形式单一

志愿服务根据活动内容可以划分为专业性服务和非专业性服务。专业性服务主要包括心理、卫生、翻译等岗位服务。非专业性服务多为一般志愿服务,如各种活动的后勤及秩序工作。大学生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自身专业和学习阶段,以及缺乏必要的培训,主要利用传单进行献血知识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导致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开展相应的专业实践。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很形象地反映出了当前志愿服务形式化严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同样未能免俗,每到雷锋月,志愿者必到学校周边的福利院、养老院;献血日和重大节假日,献血点周边也活跃着手持传单的志愿者身影。这些活动基本就是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服务常态,形式刻板,缺乏创新和针对性。这不仅不能从需求者的角度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更会增加大众的负面认识,导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降低。

3.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

激励和保障机制,直接影响无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高校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原因,一是高校没有充分认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对德育的重要性,二是高校和公众主要关注点在于志愿精神无偿性,忽略了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力推进学生参与无偿献血,但基本缺少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措施。激励机制主要对无偿献血者采用加上相应道德素养分数,并无相应对志愿服务者的精神鼓励。这反映出高校就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认识不够,未能很好区分无偿献血志愿者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同时受限于社会氛围对志愿服务认识的影响,在活动资金支持、志愿者权益保护上缺乏基本的支持。长此以往,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前景堪忧。

二、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德育实践平台构建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境,不仅影响了地方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更影响了高校德育功能和实效。本课题认为,这样的困局主要由实践平台及其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根据地方需要、高校实际和大学生自身需要和特点,高校与地方要共同打造志愿服务平台。

1.建立联席会议领导机制

无偿献血工作与其他志愿服务不同在于,其由本级市级献血办公室统一管理和主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协调配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推进献血事业稳定发展。无论是献血人群构成,还是血源稳定性与健康程度,高校都是关键。高校的大力支持,对于献血事业来说至关重要。因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以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队这一平台为基础的相应校地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志愿服务项目顺利运转和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领导机制的建设。考虑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特殊性,建立市献血办公室领导下的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市献血办公室、二级学院及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三方定期联系会议,共同建立相关制度,并处理志愿服务的宣传、招募、评估和拓展项目审批等事项,同时受高校团委指导。因而高校二级学院可以更好地考量德育的需要,同时可照顾市献血办公室和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和需要。

2.完善运行机制

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机制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的正常运作及其德育实效的有效保障,从而使得它们能够长效发展。运行机制的完善主要需要考虑组织特点、工作内容主次和工作流程先后。根据结果导向,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主要关注扩大无偿献血影响和号召更多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所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应在招募、培训和激励机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招募机制方面,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招募对象,以大学生为主体,社会人群辅之。所以招募过程应根据招募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式。招募大学生,形式上应以新媒体等线上和讲座等线下方式结合,以志愿精神、权益和健康知识为考量。

培训机制方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内容是宣传推广无偿献血知识。因而开展培训主要关注志愿文化、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社交礼仪、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技巧等内容。当然根据二级学院在师范和数据分析处理等专业背景,通过献血办公室开拓了家教和献血志愿者系统后台维护等大量相关志愿专业岗位,我们也邀请了学校相关学院教师承担了部分培训任务。

激励机制方面,高校以“综合素质分加分、无偿献血志愿者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宣传”为主要形式进行激励,而市献血办公室以各种荣誉等形式进行激励。同时志愿组织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市献血办公室固定投入,其他部分由高校二级学院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最后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认证。

3.项目化管理

项目化管理,指组织的事务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创新的高效五个过程,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组织的使命[6]。项目化管理要求管理基于项目阶段起始,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等,每个阶段制定定量标准并依据标准评估,同时明确人员责任与分工。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不仅能保证无偿献血服务的效果和效率,也能推动志愿者参与热情,更能体现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内容和领域庞杂,呈现碎片化和片段化、无计划评估、分工和责任不明等特点。同时参与服务的学生只是单向接受管理层工作安排,参与热情不高,德育效果不佳。我们在三方联席会议基础上,首先统筹了活动内容,将活动内容划分为骑行宣传组、献血点现场服务、献血知识进校园组、社区服务组、家教服务组等多个类别;其次对每个类别创设具体服务岗位,并针对岗位进行明确责任和分工;志愿者可根据岗位和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最后通过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报备学院和市献血办认证,并以此作为评优评先的根据。

三、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本课题组打造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平台,如其他社区服务、助老助残、大型活动等志愿服务一样,蕴含的奉献精神和实践功能,能够对德育发挥功效。主要表现如下三个方面:

1.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200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出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明确要将志愿服务作为加强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工作方式。同时要求把志愿精神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的德育的载体作用,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根据社会观察理论,德育过程经历观察、实践、认同和内化等过程。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必不可少,无实践过程将导致德育内容无法转化为德育对象的自主和自觉行为,德育过程无法真正实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作为德育载体,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等内容,通过实践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改变了教育者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的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渠道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竞争力更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而大学生竞争力取决于其综合素养。综合素养不仅仅表现为智力高低,更在于思想、理想信念、品行、能力等思想政治方面的水平高低。首先,无偿献血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为其提供了新的渠道。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公民意识教育,其社会接触面宽泛,形式多样,能够引导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其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服务社会和他人与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诚信、感恩等道德规范教育,也有利于民族和时代精神教育,以及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可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认识到社会需求和自身不足,通过实践,能锻炼大学生社交、组织、团队合作和协调等能力。

3.拓展校园文化形式

校园文化,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生校园文化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它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大学校园文化是常讲常新的话题,传统的、单一的校园文化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无偿献血志愿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追求的选择。无偿献血志愿文化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强调社会责任,更多地考虑社会分配的公正性,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核心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7]。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文化将高校德育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在活动展开和学生风貌展示过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素养和塑造大学生人格。这不仅拓展了德育资源和实效,更丰富了校园文化內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3):4-10,1.

[2]马晓君.志愿服务视角下的高校德育机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54-157.

[3]陈 建.大德育格局下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22) :34-36.

[4]曾学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意蕴与实践路径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5):125-126.

[5]郑 辉,董 玲.大学生无偿献血恐惧心理研究及应对措施分析——以德州市为例[J].当代医药论丛,2014(5):274-275.

[6]冯海燕.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7]余 蓝.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2):48-49.

猜你喜欢

德育实践德育功能
中小学德育实践衔接性探析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