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2018-07-29邱明尊
邱明尊
摘 要: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而合作学习又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促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等,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本文从改变座位,优化环境;大胆放手,信任学生;低调暗示,耐心等待三方面探讨优化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化学;环境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方式的选用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也是合作关系。这样就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业,也会使助人学习的学优生进一步得到锻炼。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有时过于强调必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创设合作学习环境的关注。
一、改变座位,优化环境
座位的编排方式和学生的座位所在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排排坐
探究活动单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活动是复杂的,不是单个人力所能及的,必须通过多个人的合作,才能进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同学们在协作、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解决办法。通过同学们的实践,可以使知识与技能更牢固地被掌握。
二、大胆放手,信任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向下,教师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上退了下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此时的教师也并不是全线撤退,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而是应当作为智慧的指导者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在相互交流、共同切磋中给予指点和引导。因为唯有在合作中才能达到启发、交流、内化、互补、综合之目的;唯有在合作中才能使思维产生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合作性学习中,需要学习者之间密切的合作,正是通过这种合作,能够养成当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合作品质,这些品质不依靠个人化的独立学习或者集体化的学习活动是难以养成的。
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制取氧气》分组实验时,我要求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课件出示讨论题:(1)教材上出现“注意仔细观察反应前后的二氧化锰”,分析与讨论并提问:“在实验③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这些文字描述想告诉我们什么?
(2)实验①和实验②对比,即可得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要设计实验③?
(3)根据本实验能否确定二氧化锰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还应该补充哪些实验?
(4)仅凭目测,无法确定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结合所学的关于物质质量的称量以及生活中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和水分离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
(5)是不是所有的催化剂都一定会加快对应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6)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经过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1)重点观察对象是二氧化锰。
(2)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变。
(3)不能,还不确定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了。
(4)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教师引导)
(5)不是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6)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放手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三、低调暗示,耐心等待
有人说教育就是30%的启发,70%的等待,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一些思维节奏较慢的学生来讲,“零等待”下他們往往还没想出答案,而随后别人的回答不可避免地会妨碍他们的独立思考。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再进行这种始终慢半拍的半途而废的思考了,慢慢地就成了“后进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的需要出发,多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多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教师切忌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知识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因为这样管得太死会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失去存在的时空。耐心等待、仔细倾听,让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时,我设置问题:前几天布置同学们对“居民生活用水是怎样得到的”进行调查。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调查结果。
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居民生活用水是经过下列过程得到的:河水→明矾凝聚静置→过滤沉降物→活性炭吸附→漂白、消毒→生活用水
接着,我又设疑:“想把河水净化,需经过哪些处理?净化前先加絮凝剂,为什么?”我提问“学困生”,结果他支支吾吾无法完整回答,我请他上来进行实验:向两个盛有河水的烧杯中加入明矾,和另一杯河水对比,观察现象,暗示他加明矾的作用,他终于领会了净化前先加絮凝剂是用来沉淀水中杂质。
学生并不抗拒改变,他们是抗拒被改变。因此,在探究真相的时候,教师应当设计适合学生交流合作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一种合作文化,从而提升交流水平。合作性学习不仅是许多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独立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地使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交流合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