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家庭养老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8-07-29孙佳苗

青年时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家庭养老建议问题

孙佳苗

摘 要: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主要養老方式,家庭养老反映的是家庭内代际间的互动,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基础,提倡家庭养老模式也是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赡养老人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这种以孝为传统的赡养方式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指导者当今社会道德及人们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家庭养老:问题;原因;建议

一、我国家庭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1.77亿,而且在未来30年内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扩大,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尤其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快,需要照顾的失能失智老人数量急剧上升,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人口的空心化,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散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而在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到东部城市,使得中西部,尤其是小城市中老年人常年留守家中无人照料。

(二)年轻一辈独居

在过去,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况很常见,那时候家庭经济是一体的,传统家庭的尊老文化和孝道是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人的家庭观念在淡化,家庭养老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尤其是现在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不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经济上比较独立,于是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和老一辈出现偏差,而且这种趋势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社会潮流。

二、家庭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收入水平较城市地区有很大差距,伴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工业化的加快出现用工荒,国家在政策上做出调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慢慢被打破,于是近30年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老一辈的人家庭观念浓重,年龄越大越渴望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年轻一辈的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城市寻求发展,老年人长期不能和亲人团聚,内心就会孤独,很多老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加上精神上得不到亲人的慰藉,极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很多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频率大大增加。调查发现,子女的外出弱化了与老年父母的互动关系,独居、空巢的农村老人数量大大增加了,甚至有些外出子女还把孩子留在家乡,留守儿童成了留守老人潜在的负担。

追求经济目标是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而在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人群中主要以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在下降,流动的目的地也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流动人口是流向外省就业,老人和子女长期不能见面,缺乏代际间交流。子女的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但同时也会造成老人和子女时空分离,感情纽带断裂,老人难以得到照料和精神慰藉,造成老年人精神空虚。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我国的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但这种长期限制人口自然增长的方式在后期的消极后果逐渐显现,年轻一辈多为独生子女,加速了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给养老带来很大困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慢慢长大,结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使得原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就会因为子女的成家而沦为“空巢家庭”。

(三)传统“孝”文化的淡化

家庭养老实质上是一种子女对父母的“反哺”行为,更多需要子女道德上的约束。因此,传统的孝道观念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基础,子女孝道观念的强弱决定了了赡养的情况。传统宗族社会里,老人的家庭地位最高,子女赡养父母属于宗族式的约束,如果子女违反孝道会受到宗族人的惩罚,但是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的冲击加强了农村年轻人的独立意识,人们的赡养意识越来越淡薄,很多弃养现象在农村地区很常见。而且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意识弱化,责任心不强,这种依靠道德约束建立起来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传统社会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老人家庭地位高是基于老人掌握了家庭的最多财富,子女必须依附于父母才能生活,但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今天,大多数年轻人经济上获得独立,对父辈的依赖减少,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开始下降,渐渐处于被动地位。其实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除了物质支持之外,更需要情感支持。

三、促进家庭养老的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我国确实应该进一步落实家庭养老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确保农村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这两大难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大力发展低收入地区经济,提高经济收入

家庭养老需要以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在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的今天,一个家庭承担的经济责任越来越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及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农民总体收入水平还不高,而且农村家庭养老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很多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在医疗方面得不到保障。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扩大对农民的补贴范围,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改进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创办乡村企业,积极引导村民就近就业,既可以提高收入又能保持和老人的联系;对于农民自己,应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只有低收入群体收入有了保障,家庭养老才有了依靠。

(二)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弘扬“孝”文化

大力宣传孝敬父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孝道一直被人们所推崇。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贪图享受,家庭观念慢慢淡化,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针对年轻人家庭责任意识的淡化现象,国家要在政策上大力宣传孝道的重要性,同时村民基层组织要对村民实行监督,对积极赡养老人行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弃养老人现象进行曝光,在农村地区形成敬老爱来的社会风气。

构建激励机制,鼓励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传统的赡养老人行为只是一种道德约束机制,缺乏对年轻人的激励,很多年轻子女道德素养在滑坡,导致弃养老年人的现象大量发生。政府机构大力宣传敬老爱老的理念也只是在观念层面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无法保证大多数子女都能情愿的赡养老人,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子女不仅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到敬老爱老的重要性,还能够在行为上积极的赡养老人。亲情是传统家庭养老赖以生存的纽带,在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亲情逐渐被人淡化的今天,政府的激励机制能够修复家庭关系的裂痕。

(三)完善相关立法

目前我国老年人相关法律只有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部法律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大不足,对于违反该法律的行为和人缺乏约束力,因此需要在法律上进行完善和修改,对农村弃养老人现象依法进行惩处。同时为了适应农村养老保障的需要,还应该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进行立法,通过法律形式具体确定家庭养老的内容和法律责任。并在农村地区宣传法律知识,以便子女知法懂法,更好的履行法律职责,为进一步维护老年人权益,还可以在基层组织中建立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帮助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

四、结语

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是具有传统社会下的一种养老模式,是对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家庭观念浓厚,在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这一现象慢慢被年轻一代淡化,很多家庭代际间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老年人养老面临危机,因此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需要社会资源的介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养老还将面临很多困境,但是为人子女,成年子女仍然是养老的核心,家庭养老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模式,我们要始终围绕家庭养老这一基本核心,结合多元化养老方式,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养老模式。

猜你喜欢

家庭养老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基于家庭养老视域的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力供给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