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式教研三忌
2018-07-29姜丽琴罗秋香
姜丽琴 罗秋香
临帖式教研巧妙地将书法教学与教研相结合,通过选帖(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师)、读帖(反复观摩名师示范课)、解帖(体会、思考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背帖(熟记名师的教学设计并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临帖(将临摹的课以公开课的形式呈现,备课组进行评课)这五个环节,借助互联网这一桥梁,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活动。“师”选择的是国内教育大咖,如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吴正宪、张齐华等,“徒”是学校的青年教师。这种教研模式形式新颖、操作简单、自主性强,深受教师们的喜爱,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兴趣,教研氛围也十分浓厚。但每每轰轰烈烈的教研过后,细细咀嚼,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不少。
一、忌盲目崇拜
临帖式教研开展后,学校的“追星”族层出不穷,办公室里的谈资也常常是那些教育名师,青年教师们一有空就反复观摩名师的示范课,教研气氛空前高涨。然而只通过一个人、一两堂课、一两篇文章,就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王羲之年少时学卫夫人书,以为将有大能,可是后面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石经等,“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书法如此,教研更是如此。所以盲目崇拜某个人、某堂课、某篇文,最终只能是一叶障目。
二、忌高级仿制
号称“数学王子”的张齐华一直是数学老师们学习的楷模。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向大家展示了《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这是他学习張齐华的成果。但是整堂课下来,给大家的感觉是:这是张齐华老师教学设计的复制,上课老师只是一台复读机,播放着张齐华教学设计的流程,而张齐华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学生的课堂生成,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在课堂中统统看不见。有语文老师将王崧舟老师80分钟的课压缩成60分钟,原本一堂40分钟的课,竟然让小学生坐了60多分钟才算完结,再看看她本人的教学设计,不光是教学的每个环节,就是从开课语到每个问题,到结语、每句话、每个字几乎都是王崧舟的语言的翻版,整个课堂简直就是王崧舟老师课堂的高仿山寨版。
有些老师认为临帖就是模仿,诚然,“临”的的确确有照着原样模仿的意思。而临帖式教研的初衷也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条由仿到创的道路,所以“仿”是它的一条必经小道,但“创”却是它的最终目的。
我们可以仿,不过这个仿,不应该是近乎零瑕疵的高仿、精仿,更不应该是原原本本的复制、粘贴。这个仿可以粗制“烂”造。一堂课、一篇文,我们应该是批判性地去接受它,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或环节粗略模仿即可。而在模仿前尽管“烂”,“烂”到对学生的认知、心理、个性等都达到了然于心的程度,“烂”到对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等的运用都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烂”到对教材的分析、把握都达到熟记于心的程度,“烂”到让“仿”的痕迹完全消融在自己的风格中,最终达成从仿到创的终极目标。
“借古人风格,作自家书写”,这是书法大家的追求,也应该是教研者的追求。“临”只是一条学习的途径而已,仿只能是这条途径中的小小分支。就如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所说:“临古乃因筌得鱼,得鱼之后,此筌可舍去。”我们临帖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粘贴,不是为了造就高仿品、精仿品,临帖后,能舍弃该帖,造就“我帖”,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三、忌急功近利
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认为:“临字如人结胎,一月至十月,先具胚廓,后傅形骸,四支百窍,一时毕具,非今日具一目,明日具一口也。若必点点画画求之,去愈远矣。”
临帖式教研也应该是如此,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研模式,在这个模式里,积累和思考是它的核心。积累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毅力、耐心、分析、总结、概括和反思的能力来支撑。
但往往很多老师在临帖的过程中,总是急于求成,常常临时抱佛脚,为完成教研任务,今天看看某位名家的课堂实录,明天看看这位名家的教学视频,后天读读他的某篇文章,然后将某堂课临得丝毫不差、神韵俱齐,便自以为是堂成功的课。可是学生毕竟不是方块汉字,他们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这样短暂的、单纯的模仿造就的模具用在他们身上是不合适的。因此临帖时切忌急功近利,可做足“结胎”的准备,沉淀心情,让思走在行前,脚步放慢些,多分析、多总结、多反思,再从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去寻求与名师们的共鸣点,不断积累,经历从胚廓发育成形骸直至四肢百窍逐渐成形的这个过程,进而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临帖”只是一种教研的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们在“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清·包世臣《安吴论书》)后,渐渐使“性情奔会于腕下,最终自怀杼轴”,脱临成行,成就自己的“传神”之手。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东坪中心学校 江西省抚州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