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探索
2018-07-28应筱
应筱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顺应学校的发展理念,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立足于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意义,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艺术素养;全面发展;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涉及这样的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渗透艺术培养的有关内容。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教师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有关内容未能真正体现这样的发展要求,所以学生长期处于审美能力低下的状态当中。这样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学发挥自身的作用,還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将初中美术教学与艺术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二、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
1.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认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教学内容,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使用多媒体设备。
例如,教师在教学《鸟语花香》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图片;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油画图片和国画图片内容,并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片中的内容,在观看之后说一说中国国画和西方的油画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油画更加注重客观,国画更加注重主观,所以表现在绘画作品上就是国画重神韵,油画重形似。”还有的学生说:“国画盛用线条,油画中画线条不显著。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这样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绘画作品的认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绘画作品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强调了氛围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静物之美》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静物;然后,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物体,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并用你们的画笔呈现出这些物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积极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有的学生用素描的方式以黑白冲突的方式展现物体的静态之美;还有的学生用油画,并通过渲染艳丽色彩的方式呈现静物的美感,以视觉冲击的方式还原静物的样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绘画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并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艺艺术素养的有关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方式,对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目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有关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光,种即飞.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基于“同课异构”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6).
[2]王亚萍.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以河南省各地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情况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3(5).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