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8杨燕妮

新课程·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具生物教学应用

杨燕妮

摘 要:教师通过自制教具,能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参与制作教具模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从教学一线角度出发,通过不断优化制作,增强了自制教具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以供生物教师参考。

关键词:教具;生物教学;应用

一、教具的概念及作用

教具是指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学器具和实验训练器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學条件的差异,教师常常苦恼找不到合适的教具用于教学中。因而,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说明一些概念性的、抽象性的问题,以此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自制教具在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自制教具的应用实例

1.制作染色体

设计意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行为和数目变化。染色体、DNA和姐妹染色单体这几个概念比较抽象,只靠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借助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材料用具:多种颜色的卡纸,磁铁,双面胶。

制作和使用: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染色体,中间用磁铁表示着丝点。此模型可以在黑板中展示,容易拆分和合成。教师可以用此模型解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画两个细胞,要求学生把染色体摆进去:(1)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的情况;(2)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0条单体,4条DNA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以此检验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此外,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做成两对同源染色体,用以区分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通过课前预习知识,学生已知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先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子细胞,紧接着进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师生可以在黑板上对照课本的描述,模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通过这种对染色体行为和变化进行强化,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印象非常深刻。

2.制作生物膜模型

设计意图:生物膜的分子结构属于微观范畴,学生自己制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探究能力,又能加深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材料用具:多种颜色的卡纸,磁铁,双面胶,白纸。

制作和使用:教师课前先制作磷脂分子的模型,后面用双面胶粘上磁铁。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磷脂、蛋白质和多糖分子的卡纸模型。

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和演示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

教师讲述磷脂分子的性质:分为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布置任务:将磷脂分子在水面铺展开来。

教师展示资料: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人红细胞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问: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几层?布置任务:请模拟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

布置任务: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自己手中的模型和白纸将细胞中磷脂、蛋白质和多糖分子排列出来。

评价交流:各小组请代表展示本组的作品,并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交流,纠正不合理之处。

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制作教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在展示阶段及时做出了评价。有些小组将糖分子贴在了磷脂分子上,此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提示:糖类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通过提示学生,自然就可以构建出生物膜的模型,贴错的小组印象尤其深刻。本节课通过材料分析,启发学生根据结论不断地完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从而达到了解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

三、教学反思

自制教具除了拥有其本身固有的取材易、成本低的经济性,且与商品教具比,科学性并不逊色,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创新性和艺术性。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的例子,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激发课堂的活力。同时,教师应多给学生参与课堂以及准备课堂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潜力就能不断地激发出来,不断地体验到生物这门学科的精彩和

乐趣。

参考文献:

[1]王重力.中学生物游戏教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朱敏,徐守卫.自制学具,自主演示[J].中学生物学,2015(8):21-22.

[3]瞿颖花.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宁夏教育,2012(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具生物教学应用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