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生成构建灵动课堂
2018-07-28仰虹
仰虹
摘 要: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教学生成,课堂教学不只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过程,而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实施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实践探讨,提出几个方面的对策,一是精心预设,准备生成;二是创设情景,引导生成;三是运用智慧,对待生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成性教学;实践对策
思想政治新课标强调: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课堂,在这个课堂中,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也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方法的传授,更不仅是教师展示才能的舞台,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时,应注重创设积极、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动态生成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独特魅力。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来开展生成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希望为高中政治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
(一)在预设中留下生成的空间
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关注教学生成,来创建高中政治灵动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联系是它们统一于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一堂高质量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那么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不仅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还会阻碍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如果只有生成,没有预设,那么这堂课将会变得没有“主心骨”,不仅形散而且神散,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不妨多准备几个预设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从某种程度上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课堂生成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生成是预设的结果呈现,属于更高的境界,它会随着预设的加入和关注,而变得精彩纷呈。因此,二者在教学中是一种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关系。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在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后,还应根据课堂变化,灵活进行调整。因为如果只是按照“预设”来进行课堂教学,无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如果一味看重课堂上的“生成”,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那么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无法获得真正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妥善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通过在预设中留下生成的空间,以便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能够将超出预期的“生成”和谐地融入课堂中。
在一节试卷讲评课上,有一大题目要求请从外交部发言人的角度谈谈“对文明冲突论的评价”。教师对评价性的题目从解题思路上进行了引导,用有关观点分析了文明冲突论的错误。分析完毕,我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你能否认可老师的观点,可提出异议。结果,纷纷有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认为我们不能说他的观点完全错误,他也有合理之处,理由是——,学生能从理论和现实依据两角度分析得头头是道。
通过上述案例可知,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让弹性预设为课堂动态生成奠定基石。由于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纵使如何思虑周全来进行课堂预设,仍然会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课堂状况。在遇到这一现象时,教师不应慌乱无主,而是要对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提升课堂教学价值,增强课堂活力,让课堂处处充满“意外”,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释放他们的真正灵性和自我。
(二)充分设计运用课堂教学形式
高中政治教师想要构建灵动课堂,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一堂多维的、灵活的、动态的教学设计,将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组织一些自主探究性活动,通过引导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证明,探究发现是促进动态课程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此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丰富交往方式,来促进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
执教《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一课时,笔者创设某一生活背景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发现式的课堂教学:《角色转换》——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区长,一组扮演区民(农民)。设问:①假如你是新上任的××区区长,在打造××农家乐休闲精品之都中,你打算做些什么?②你作为××区的区民(农民)对政府的工作,你又打算做些什么?③从各区长对政府工作的具体规划中,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④政府为什么要履行这一职能?这一环节设计,学生迅速动起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在积极地动脑、动口(同组交流)、动手(记录),课堂不时出现同学们热烈的争论和掌声。教学也就在同学们的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中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的统一。
二、创设情景,引导生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鼓励和鼓舞。”诚如此言,对于老师来说,比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合适的课堂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一)创设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环境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环境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教学开展的顺利程度。开放的课堂环境是促进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重要保障,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来进行动态的生成资源,则会使原来封闭的课堂环境变得开放。教师在教学中,可建立自身与学生和教学文本的多向互动,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等方式,来不断构建和生成新的教学意义。大量的事实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通过合作互助,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营造开放、平等和合作的氛圍,充分发挥学生在动态生成中的主体功能。
在高三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我就近期在学校开展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由于是复习课,大多数学生都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回答,这与我的预设相符。突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想补充一下: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做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接班人。”该答案完全超出教师的预设之外。我当时做出的反应是:同学你真棒,老师根本没想到这些,同学们你们就是我的老师,老师谢谢你们的大胆和帮助。由于我的积极评价,使得这堂课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少了拘谨和害羞,变得敢想、敢问、敢说,课堂因民主变得更加和谐,动态生成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师真正放下自己的所谓“权威”,蹲下身,走近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合作学习伙伴时,学生才会从以前的惧怕,转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别出心裁、敢于质疑,敢于畅所欲言,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
高中政治教师在预设中对教学问题应精心设计,可选择一些有挑战性、争论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探究欲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教师通过创设扩展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扩展式提问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可引导他们从多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寻求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辨析式问题,通过辩证、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向批判性、创造性发展。三是教师创设的问题应具有新奇性、时代性特点。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信息不仅来源丰富,而且传播速度极快。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选取最新发生的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辨析塑造其正确的三观。
三、运用智慧,对待生成
(一)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用欣赏善待意外生成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基于此,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通过因材施教,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平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更不要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他们。因为任何强迫的学习,均会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其个性发展,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为学生创造发言和实践的机会,来为他们展示才华、表现自我提供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其学习的自信,为他们个性成长提供空间。
例如我在执教《政治生活》“联合国”这一课时,列举了一些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即联合国为全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时,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小明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认同你的观点。”这种情形下,我应该怎么办呢?我想也许有的同学正在期待看一场“师生大战”。如果我和学生就此展开辩论,不管是谁辩论胜利,会利于该学生发展吗?想到此,我说道:“小明同学,你很棒,提出了和老师不一样的观点,这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下面请你具体说一说自己的观点。”随后,小明阐述了一些事实来说明他的观点,其他同学听他说完以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我很兴奋地看着小明说:“看来你对联合国的做法有很多意见,实际上,联合国在某些事情上确实存在着不足,但这正为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一名高中生,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你会做些什么来使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这个问题抛出后,不仅顺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这堂课从自然活跃的动态生成中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联合国改革。这样对待意外生成,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惑,也引起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课堂作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它不是要求学生复述标准答案,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是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对于一些离奇的思想观点,教师不要表现得大惊小怪,而是以一种包容、欣赏的心态来鼓励学生,促进其思维向多元和发散性发展。英国著名思想家密尔说得好:“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与众人在行为上有所不同。……诚如此言,社会中所有的创新产品,几乎都是不走寻常路而产生的,而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则是促进创新成功的动力和源泉。
(二)教师要丰富教学机智,用智慧挑战意外生成
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诚如此言,教学机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素质。由于教师的教学对象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不会按教师预料的步骤来出牌,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关注教学生成构建灵动课堂时,应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精彩的动态生成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功底和教育实践经验都是影响教师创设动态生成课堂的关键因素,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以增长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捕捉、重组从学生那里搜集来的各种信息,来形成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生長点,使教学过程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生成,如此,才能实现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8(9).
[2]吕星宇.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2008(6).
[3]姜旭英,蔡铁权.生成性教学设计的多维关照[J].全球教育展望,2014(10).
[4]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结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