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8李一勤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微课

李一勤

摘 要:本文分析了微课的内涵及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微课对于小学品德课的促进作用,以期微课能为当前小学品德教学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小学品德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当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传统的小学品德课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小学品德课作为一门生活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需要更为“活”的品德课。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的出现对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微课的内涵分析及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精神为目的,以单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主要教学内容,包含教与学等各要素的、时间短的教学活动。

微课的教学模式,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选择性学习上尤为突出。微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上是围绕探索发现——反馈——升华的基本教学结构,学生课前观看教师准备好的教学视频,进行自我探索发现性的课前学习,课中进行少量、快速的评测,最终汇总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升华。微课的主要来源可以是网络上现成的优秀教育视频,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学资源。一般视频时间较短,控制在十分钟之内为宜,内容设计1—2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二)微课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思维

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出现在品德课的开始,如此一来可以迅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面,在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对于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之后,本堂課也就正式进入到教学环节,在视频播放的同时小学生也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也就顺利的激起了小学生对于品德学习的思考动机。这样的教学更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更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2.激发小学生创造力和主动性

较之于传统的品德课堂,小学品德微课师生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师生在视频材料的制作与观看的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教师将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作成视频材料,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可以提前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并根据视频做出自己的导学案,并进行课前的创造性学习。在品德微课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由视频材料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维碰撞,在相互启发中获得知识的升华。如此一来提升和激发了小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改变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小学品德微课具有教学素材的生动性与多元性,对于传统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有弥补的作用。微课在小学品德课中扮演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微课有效地将教师和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理论密切的联系到实践,将静态的教材资源动态化。将品德课抽象转化为形象,将呆板化为生动,将学习紧密连接生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品德课教学模式单一性的不足。

二、微课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多方面素养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需要广大教师掌握更为全面的教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首先,基于微课的小学品德课教学,不论是教学视频制作、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还是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这些应用的实现都需要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介入。因而,要实现微课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首当其冲的就需要广大品德课教师掌握较为扎实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另外,在微课教学设计的层面也需要信息化的介入,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一个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学环节,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此外,从硬件和软件的层面,学校也需为教师提供坚实的保障,在器械设备和网络平台的打造上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此才能保证教师微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小学生在线学习环境的优化。

(二)利用微课亲近生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品德课作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生活实践类的课程,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尽可能的贴近现实,走进生活,尤其是要走入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小学生的视角切入,让其首先感受到自我的认同感,以此来带动小学生的自我思考模式,同时将思考带入到平时的行为活动中,最终达到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微课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应当努力通过生活中的新鲜事例来激发小学生对于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并充分挖掘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断地提升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微课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1.课前精心设计

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化的品德学习。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精心设计的学导案,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小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导航等。以此一步一步地让小学生自我生成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其次,在视频录制环节,尽量以原创性视频为主,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世界。由于小学生的注意时间不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时间尽量简短,一般以3—6分钟,十分钟之内为宜,而且内容也要简练,不易呈现太多的铺垫或者提示。第三,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中的问题设置和网络交流。由于视频的简短性,教师需要提前精心设计好所要提的问题,以及看完视频后的練习题,包括后期的可以支持学生和家长交流的网络平台。

2.课中升华主题

课中,学生带着课前的疑问观看视频,并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尽量做到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疑问。紧接着,教师可以就学生各自的問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最后可以以汇报交流的形式作出各自的观点总结。然后教师便通过精讲点拨的形式为学生答难解疑,促进其品德知识的内化,最终可以将这些品德知识带入到各自的生活当中。

3.课后做好反馈、监督机制

基于网络平台的打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与学习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就将品德知识贯穿始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和家长反馈回来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提升和修正,确保小学生获得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品德知识的熏陶。

微课,让传统品德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是微课将蓝图变为现实,将理论变成可视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微课也是小学生进行品德自主化学习的有效载体,可以促进小学生活跃思维,开发其创造性精神。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小学品德课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认识微课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价值,要基于信息化网络技术打造适合自身的品德微课教学,最终让小学品德课变得具有生命意味。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德育微课研究)立项批准号:(DY201719A)]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微课:课堂还是网络[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6

(作者单位:南安市溪美崎峰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微课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好学者贤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品德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