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中培养学生养成终生体育意识的教学研究
2018-07-28张力勋
张力勋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理念开始追求“以人为本”,从务实、以学生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中生学习压力巨大,高强度的学习不但很容易让学生情绪低下,对学生的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刻不容缓。定期、高质的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放松精神、舒缓压力,使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负能量在运动中释放出来,是一种十分良好的解压活动能让学生身心受益。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体育方法、感受浓烈的体育文化熏陶,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产生对体育的兴趣,为学生养成终生体育意识、良好体育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意识;教学研究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学校与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导致学生疏于锻炼,对运动缺乏正确的意识与方法,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十分低下,违背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生活质量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学校与教师开始探寻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活动,体育课程从理念到实践上也发生了巨大的革新,不但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养成终生体育意识更是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如何在高中体育中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一直是广大教师所探索的方向与目标,本文结合我多年高中体育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作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塑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我国的高中体育课程一直处于十分恶劣的环境:学生升学压力巨大,理论课程科目常常“霸占”体育课程时间进行加课,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印象通常是“只闻其声,不闻其课”。这种恶劣的体育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失去看课堂实践时间,无法通过体育教师正确的指导完成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喜爱。意识的培养由兴趣起着主导地位,学生必须有了兴趣基础后才会形成习惯,运动是一项需要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活动,学生拥有一定的热情与兴趣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
同时,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宣泄情绪、解放自我的良好渠道,是学生暂时逃避求学压力,用另一种方式改变、反思、认知自我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体育运动是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与学校都应该充分重视体育课程,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体育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放松的惬意、自由的魅力,这种正能量的生长会激发学生的生长力,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不但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还能让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到理论课程的学习当中,使学生养成体育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二、合理利用体育器械与场地
过去由于我国经济条件与教学水平的限制,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常常缺少体育器械与场所,导致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单一、枯燥,遏制了学生体育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高中开始购置体育器械、规划体育场地,方便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更好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正规的器械、正确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运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于意识。同时,器械、场所的增多与扩大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空间与自由来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将体育课程当成幸福、轻松、愉快的课程,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黏着性与依赖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例如,我在教学体育第一课《发展你的体能》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依赖性,让学生主动自发的进行体育运动,我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器械与场所多样化的优势,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爱的体育运动进行分组,例如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健美操之类。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课堂前15分钟进行体育注意事项、基础知识、热身运动,再让学生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分组到不同的场所中进行所喜爱的体育活动,最后由我进行视察与指正。这种分组兴趣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效率,也能缓解教师管理课堂纪律压力,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动作的指导当中。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鼓励,还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拓展,构建倡导运动的氛围,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校风,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有效且快捷的方式。因此,教师不但应该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当中,更应该主动加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做好带头示范作用,让学生将教师当成良好的榜样与目标,在活动中相互竞争、共同合作,塑造学生思维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全面性的普及。
例如,我在教学《培养你的意志品质》这一课时,正值我校校运会如火如荼的展开,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报名,我校开展了相应的“教师运动会”,让所有教师进行了一场“马路赛”的体育活动。这种教师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能让学生降低对教师的畏惧感,从体育中感受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入感知体育运动的魅力,有效激发学生主动进行体育运动,让学生从身心上全面接受运动的理念与精神。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体育活动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必须条件之一。高中作为养成习惯、培养人才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保证、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却的责任,然而,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的引导与鼓励,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从学生兴趣着手,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运动环境,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终生运动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果.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3):73-75.
[2] 铁强.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J].情感读本,2016(11):26-26.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