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阅读教学四步曲
2018-07-28陈义琴
陈义琴
摘 要: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现实教学中,初中學生的阅读口味逐渐趋向囫囵吞枣。结合初中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四步法进行阅读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四步曲;咀嚼;慢思;消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即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信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现实教学中,我们忙于赶进度,忙于应付考试,给了学生太多的快餐式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上,学生阅读口味逐渐趋向囫囵吞枣,看书讲究短、平、快,读书多而不精。
一、细——于细微之处窥全局
所谓“细”,本义指:深思入微。转义:(问题的细节)微小,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不放过文本中任何字词句,乃至标点符号、导言、课文下方注释等细微处,因为这些细微之处也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更全面地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从而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例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孔乙己》时有一片段:
师: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南方的雪和朔方的雪、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退场时候的孔乙己和出场时候的孔乙己都是可以比读的。把我们的视点落在第四段和第十一段上,通过细微处的对比来展现孔乙己命运的变化。第四段里他拿钱的手法是“排”,第十一段里,他拿钱的动作是“摸”,这就叫课中比读。大家从第四段和第十一段找出细微处进行比较,然后阐释。
二、嚼——进行形式多样的咀嚼
叶圣陶老师说过:“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嚼。
“嚼”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用牙齿咬碎。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咬碎文本。我们常说的读读、写写、画画,就是不同的咀嚼方式。当然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可灵活采用各种咀嚼方式。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金陵汇文中学的杨友红老师上的《老王》一课。这堂课杨老师把落脚点放在杨绛身上,引导学生通过老王这一形象分析知识分子身上的特点。杨老师用四个话题的方式完成本文教学。在交流话题一“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时,对“只是一辆破旧三轮车”的“只”的品析,让同学们感受到三轮车对老王的重要性。“住那儿”的“那儿”为什么不说是自己的家?类似的咀嚼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中深刻感知了老王这一不幸者形象。在话题二探讨老王的为人时采用跳读形式,鼓励学生先概括事件再谈人物性格,既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概括品析的能力。四个话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到了那个年代底层人民的不幸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
三、慢——学会等待,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伴随着思考的阅读才有质量,没有思考的阅读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不要怕耽误时间,这时的“耽误”是为了更好地节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四、咽——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汉语大辞典》解释“咽”为: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同人吃饭一样,读书既不能暴饮暴食,又不能囫囵吞枣,要消化吸收。阅读教学课成功与否,贵在学生有没有消化吸收。学了这篇文章后,作品好,究竟好在什么地方?你弄不出个一二三来,你就不识这个好的真面目,因而也就无法把握其能够打动读者的实质性的东西。你不清楚作品的这个好是如何构成的,也就无从了解成功的作家是如何去注视和思考生活的,又如何把你认为是看惯了的东西变成有滋有味的佳作呢?如对于孔子,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而《论语》犹如高山上一棵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但于丹老师是这么阐释的:“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于丹老师之所以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前提必定是于丹老师本人对《论语》中的文化精髓的充分吸收与消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忙碌的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不能太安静从容地生活,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学习钱梦龙等名家的做法,引导学生远离浮躁,学会细嚼慢咽,“通达于古今,识明于前哲”,从而更深刻地领悟社会人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说教学的着重点[J].人民教育,1981(1).
[2]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3]严新玲.细嚼慢咽,其味无穷:也谈“慢阅读”[J].贵图学刊,2012(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