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2018-07-28赵慧臣王玥
赵慧臣 王玥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主要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智库成功经验,促进国内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目前研究关注教育智库对政府关于规划、标准等教育决策影响的职能,以理论研究为主,看好教育智库的发展前景,却未正确认识其本身的局限性。面向现实需要,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应着眼系统变革,提升教育智库独特价值;立足本土特色,构建符合现实需要的理论;完善方法,开拓研究多元路径;科学评价,合理评估教育智库的作用与局限。
关键词:教育智库;研究现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A-0047-05
教育智库在教育政策制定、教育决策咨询、教育政策解读等方面对中长期教育及社会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予以回应,防止政府出现重大教育政策失误和偏差,为政府提供直接的政策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1]自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共设立了36个具有官方性质的教育智库,其他类型智库也在不断发展。
一、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现实意义
教育智库的设立与发展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智库在政府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梳理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成果,回顾研究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有助于传播教育决策的理念与思想
科学的教育行政决策离不开教育智库的政策分析实践。教育智库集中了各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能够应用多学科知识来研究政策制定问题,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相对科学;同时,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使智库研究人员有良好的合作机会,并可以把研究结论应用于政策制定。[2]
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不仅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更会对教育决策者、政策执行者和社会大众在科学决策方面予以思想上的启蒙。由此,人们更容易明白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政府、教育部门的事务,媒体、机构、学校和社会大众均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与途径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二)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有助于借鉴国外优秀智库的有益经验
随着我国教育决策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的不断建设、发展,我国的教育智库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教育智库的建设需要有世界眼光、理论根基和学术自觉,需要借鉴国外优秀教育智库的有益经验。[3]
我们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智库的考察与研究,总结其在建设、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共同的成功要素,介绍各国教育智库发展概况,分析各国教育智库在组织形式、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管理方式、成果推广等方面的特点,为我国教育智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三)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能够为教育智库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我国教育智库存在研究人才结构单一、研究方法不合理等不足,使得研究结果的实际可运行性较低,研究水平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无论是作为需求方的教育部门,还是作为供给方的教育智库,均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的运作机制、人才结构和评价模式。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可以为教育智库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实践参考和人才支撑。
二、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支持和学者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梳理我国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
如何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智库?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借鉴国外教育智库的成功经验和促进国内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
从我国对国外教育智库研究的历程来看,研究内容从最早的关注和介绍外国政府性质、公司性质、社团性质和大学性质不同类型的教育智库[4],逐渐拓展到教育智库对教育政策的影响方式、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资源保障等。
推进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是我国建设教育智库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科学决策以及提升教育智库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5]其中,刘国瑞等从宏观上分析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优势与不足,并从研究范式、研究团队、研究成果、智库体系、平台建设、制度环境方面提出了建议。[6]周光礼等从微观层面,基于我国六个高等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从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策略。[7]
(二)应用价值相对单一,较多关注政府关于规划、标准等教育决策
尽管各国教育智库的职能定位不尽相同,但一般包含决策咨询、社会服务、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四种职能。教育智库为政府在教育改革方案、教育发展策略、教育难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提供持续有效的咨询服务;为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特色定位、发展规划、创新改革提供方案;为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和社会大众解读教育政策、发布教育研究报告,使社会各界了解教育政策;为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导向型和实践型的研究人才。
然而,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侧重于分析国外案例,以便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例如,黄忠敬从“影响对象”与“影响方式”两个维度,分析美国不同类型教育智庫的职能。[8]在教育智库采取何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上,谷贤林探讨智库对美国教育政策影响的三种主要方式。[9]在教育智库如何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内容上,王保星介绍了“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制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和大学教学运动等方面所发挥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职能。[10]
与美国教育智库多种智能均衡发展相比,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比较倾向于决策咨询单一职能。究其原因,与我国教育智库官方与非官方结构性失衡的建设现状有关。虽然近年来民间教育团队不断发展,民间教育智库也正在逐渐壮大,但总体而言,民间教育智库依然无法与官方教育智库比肩。[11]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和服务内容向决策咨询倾斜,在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待提高。
(三)研究方法相对传统,以理论研究为主
目前,国内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较多采用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者或者收集国外有关教育智库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献,围绕教育智库运行机制、人员管理、资金保障和服务领域等研究主题,寻求教育智库建设的既有经验;或者深入分析国外教育智库的成功案例,从理论层面全面把握教育智库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模式;或者探讨国内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问题与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智库的建设探寻新的建设之路。
采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方式进行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是否科学、合理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国内研究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有限文献资料开展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会使研究结论有“闭门造车”之嫌。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天山等实地调研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国家级教育智库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影响内容、运作模式以及服务政府决策的方式,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教育智库发展的建议。[12]
(四)研究态度不断趋于合理,从看好发展前景到反思自身局限
我国教育智库已经初具规模,高校教育智库被视为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和人才的聚集地,加上国外较多教育智库获得成功的案例,在此背景下,我国研究者对教育智库的发展前景极为看好,认为有利于教育部门的科学决策,有助于破解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然而,只有少数学者在教育智库发展的大好前景面前,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们在肯定教育智库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教育智库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不足、影响力不广、专业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够、结构失衡等方面。[13]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教育智库能否产生科学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受制于智库自身的文化品质、预设、角色选择等诸多因素。
三、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研究是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与不足,值得研究者注意。
(一)倾向于国外教育智库建设的经验介绍,本土视角的研究有待丰富
从国内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发展历程看,研究者研究了美国等国家教育智库的运作模式、人才结构等,能够为我国建设教育智库提供参考借鉴,推动了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进程。当然,我国在借鉴国外教育智库经验的同时,不能脱离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本土的学术语境。
目前国内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缺乏深入性、盲目机械照搬的研究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如果简单借鉴国外官方教育智库或民间智库的成功经验,未考虑我国教育智库具体的格局,难以带来人们期待的结果。我们在借鉴国外教育智库经验的过程中,还需要从本土的社会环境、价值取向和教育传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二)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框架体系
教育智库的根本使命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与咨询服务。[14]所以,教育智库多种职能的发挥,必须同时依靠多学科的研究队伍、科学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内部评价制度、合理的研究方法、全面而客观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支持。
我国教育智库不能满足于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范围也不能局限于这单一职能领域。教育智库如何传播教育决策、引导社会舆论、培养智库人才成为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论有待完善,原创性研究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述性研究,研究者着眼于某一国家教育智库的机制、模式,尽可能地呈现国外教育智库的建设与研究现状。这种研究方法展示了国外教育智库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的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我国教育智库较多采用理论研究的方式,研究者或者对国外教育智库相关材料罗列堆砌、简单描述;或者直接、简单地套用国外智库的运作模式、人员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等机制,未结合教育的特殊属性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或者从宏观层面简要说明教育智库的职能、分类和特点。如果缺乏对教育智库理论逻辑、系统框架和哲学思想的研究与讨论,会造成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而在质量上亟待较大突破。
(四)存在過度赞誉的倾向,尚需科学评价教育智库的价值
教育智库的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咨询报告的质量方面,教育智库建设研究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教育智库价值的评判。目前我国的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却较多停留在对教育智库价值的肯定层面,甚至存在过度赞誉的倾向。因此,研究者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教育智库的价值与作用,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职能与功效。
美国在对教育智库咨询报告的价值评估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例如科罗拉多大学的国家教育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enter)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政策研究部门共同创建了智库评估项目(Think Tank Review Project),旨在通过第三方专家对智库出版的咨询报告进行点评。利用学术同行评审的标准,评估者对咨询报告的假设、方法、结果和建议进行评估。评估以非学术性的语言撰写,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和其他人员判断该咨询报告的社会价值。[15]该项目也希望通过严厉的批判,以激励和鞭策教育智库产生更好的研究报告。
四、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未来展望
教育智库建设研究作为教育智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逐渐被广大教育研究者认可和接受。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使研究更加深入与完善。
(一)着眼系统变革,提升教育智库的独特价值
教育智库理论体系的建构,不仅是教育智库理论的突破与完善,而且对教育智库的建设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借助教育智库的理论体系,建设者与研究者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教育智库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和特征,思考如何在教育系统中提升教育智库的价值。
与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呈现描述性、零散式的特征相比,国外教育智库建设研究逐渐呈现体系化的特征。例如,Laura Czerniewic按照社会经济、组织、教育与认识论、技术等要素分析了高等教育智库的理论体系[16]。结合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成果,研究者可以借鉴国外教育智库理论框架,根据我国具体的研究状况,选取框架的各个要素,改造或建构完善的教育智库理论体系。
(二)立足本土特色,构建符合现实需要的教育智库理论
虽然有部分研究从本土视角讨论了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问题,但研究层面过于宏观,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因此,研究者应该以现有理论和国外教育智库成功案例为依据,建构符合现实需要的教育智库理论。
一方面,研究者要了解真实的教育智库建设与研究现状,为理论建构奠定基础。研究者借助智库理论、系统方法、模型分析等相关理论工具,为分析资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另一方面,研究者以国际视角和辩证思维,在参考国内外教育智库成功案例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环境、教育传统、思维方式等背景条件,分析与我国实际情况的适用程度到底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等。
(三)完善方法,开拓教育智库建设研究的多元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多数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数据决策的意义,并开始强调“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17]。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的教育决策能够克服传统教育决策受决策者主观性影响的弊端,为教育决策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
教育智库进行的学术研究本身即具有数据驱动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那么针对教育智库建设的研究也有必要借鉴和沿袭这个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教育研究要在各学科专家所发展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力量中找到利刃。”[18]教育智库建设研究者需要从不同学科视角,采用综合的方法,审视教育智库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四)科学评价,合理评估教育智库的作用与局限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教育智库的价值存在过度赞誉的倾向,认为设立教育智库就能保障教育决策的科学。研究工具是否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设计是否能充分检验研究假设、研究样本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研究变量是否能够清晰地进行测量、研究结果价值是否能满足出版的要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智库建设的质量,制约着教育智库功能的发挥。
研究者理性评判教育智库的价值,并不是对教育智库的质疑和批判,而是研究重点不应该停留在根据国外成功案例来佐证教育智库的有益职能,更需要从教育智库的已知价值,转向如何在我国创造性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婧.英国高校教育智库运作模式及资源保障研究——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 2014(9):71-76.
[2]陈振明.政策科学与智库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 2014(5):11-15.
[3]王佩亨,李国强,等.海外智库——世界主要国家智库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12.
[4]黄忠敬.美国教育的“智库”及其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3):20-23.
[5]刘国瑞,王少媛.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 2014(4):1-7.
[6]刘国瑞,王少媛.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 2014(4)1-7.
[7]周光礼,莫甲凤.高等教育智库及其学术研究风格——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学术转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45-57.
[8]黄忠敬.美国教育的“智库”及其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3):20-23.
[9]谷贤林.智库如何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以美国“教育政策中心”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 2013(4):38-42.
[10]王保星.教育智库的基本特质分析——基于20世纪“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案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14(6):50-55.
[11]王建梁,郭萬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14(9):1-6.
[12]曾天山,王小飞,吴霓.澳新两国国家教育智库及其服务政府决策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科研考察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 2013(8):35-40+53.
[13]王建梁,郭万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14(9):1-6.
[14]王建梁,郭万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14(9):1-6.
[15]Kevin G.Welner & Alex Molnar.Truthiness in Education [EB/OL].http://nepc.colorado.edu/files/edweek2-28-07.pdf.
[16]Czerniewicz, L., & Jaffer, S.(2007).Partnership for Higher Education Think Tank Conceptual Framework[EB/OL].http://www.saide.org.za/documents/PHEA_Framework_Document_1_Dec_08.pdf.
[17]孙强,张雪峰.大数据决策学论纲:大数据时代的决策变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33-37.
[18](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
責任编辑:丁伟红、石萍
Research on Chinas Education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Prospect
ZHAO Hui-chen & WANG Yue
Abstract: Currently, Chinas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think tank mainly refers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some advanced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bodies into think tank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unctions of think tanks about educational policies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believing the bright future of think tank development while ignoring the limitation of itself. Facing the realistic needs, such research should keep an eye on systematic reforms and express its unique values. Meanwhile, it should be rooted 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construct practical theories. Besides, we should perfect the methods and expand diversified paths for such research. Finally, we should also evaluate the roles and limitations of education think tanks scientifically and properly.
Key words: education think tank;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problem; pro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