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语保护与传播的思考
2018-07-27李楠黄介微李哲磊刘佳俊农培艺辛志凤
李楠 黄介微 李哲磊 刘佳俊 农培艺 辛志凤
摘要:满语作为满族的母语也有着长久且曲折的发展历史。目前满语作为濒危语言,其保护和传播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本文主要以汉语中的满语借词为例,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考虑,创新满语的保护形式,意图借助英译法和自媒体碎片化传播的方式对满语进行保护与传播。
关键词:满语;濒危语言;保护;英译法;自媒体
一、满族的社会历史及满语现状
(一)满族的社会历史。
满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名为“满洲族”。满族先民在上古被称为“肃慎”。他们生活在东北地区。自汉以后,“肃慎”被称为“挹娄”,到了南北朝时,又改称“勿吉”,隋唐时期“勿吉”被改称为“靺鞨”。从五代时起,“靺鞨”改称“女真”,并且于1115年建立了金朝,定都会宁府,至1234年被蒙古人所灭。
明朝初年开始,“建州女真”日益强大起来,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 年在辽宁赫图阿拉称“汗”登位,国号大金,1625年迁都至盛京。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因“无知之人”称呼族人为“诸申”,而下诏取消“女真”,改定族名为“满洲”(Man-ju)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统称为满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将满族定为族名。
(二)满语的发展及现状。
1.满语的发展。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满洲当时没有文字,所有的奏折和公文等都须使用蒙古文书写记录,满洲人必须学习用蒙古文编写的书籍,日常交流中大家也不得不使用蒙古语。语言和文字成了女真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于1599年,努尔哈赤下令结合女真语和蒙古文字创制满族文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满文”,即“无圈点满文”。后来,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老满文”在使用当中也逐渐体现出存在字母混乱、语法等问题,引起了诸多不便。所以1632年皇太极便命令巴克什达海在“老满文”的基础上上稍作修改,创制了“新满文”。同时命人翻译了大量汉文古籍,力促满文的普及与推广。皇太极称帝后,将满语设为大清官方用语,使用满语的人越来越多,使满语在入关前在东北地区得到了空前发展。清军入关后,满语被立为“国语”。后自康熙中期起,将新编满洲各旗纳入到了满语教育的文化体系当中,自此满语进入到了兴盛时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入关,满汉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而满语和汉语这两种过去相对封闭的语言也因此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然而,无论是母语人口、文化先进性,还是语言自身的成熟性,满语都难以对汉语望其项背。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两种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满族人民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满语的适用范围也随之式微,到了光绪年间,满语逐渐被汉语取代,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满语也由此一步步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2.满语的现状。
满语目前属于濒危语言。我们以大连民族大学作为调研范围,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8-29岁的青年人不会说满语的比例大约在90%以上,不会书写满语的比例大约在97%以上;从未成年到青年到中年人对满族文化普遍了解不多,且超过半数的人没有主动关心过满族语言和文化,大都只在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上了解过或是在课堂上了解过。而目前,保留满语最好的村屯是有“满语活化石”美誉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村。自2000年至今,社会各界对满语的保护意识有明显的加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更加有序地、规范地保护满语,使得三家子村满语的衰退有所延迟。在2010年,富裕县政府认定了孟淑静、孟宪义等16位首批满语继承人,但是其中的10位老人相继逝世。后来又补充了计福庆、赵金芝、富玉清三位,截至2017年5月,三家子村共计有9名满语文化传承人。当前,满语的使用情况基本呈现为老人水平高,青年人次之,少儿较差,甚至出现断层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由此看来,随着老人的离世,以及青年人年龄的增长,满语的使用水平将会逐渐下降,使用情况也会日趋恶化。
二、满语保护与传播的几点思考
面对满语使用情况日趋恶化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保护力度和保护措施,并且目前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方面的工作和内容。政府方面实施地方性的保护法、建设满语保护区等;教育方面开设中小学满语课程、开设短期满语培训班、设立满语研究专业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当下这些实体措施,应该对保护形式进行创新,将满语的保护工作同英译和自媒体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利用这种更易于大众接触的方式,能够对满语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一)英译法。
从当前国内英语教育普及情况和英语在国际的通用水平等方面综合考量,为了使满语能够与除汉语之外,且为大众所熟悉的语言相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多元性的保护形式,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英译法,实现“满—汉—英”互译的结构。
1.音译法。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满语借词,它们通常采用音译的方法直接将满语转化为汉语,如地名“吉林”,原名“吉林乌拉”。在满语中“吉林”为沿江之义,“乌拉”则是江河的意思,“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地方”。由于原词在满语中“言简意丰”,如果按照原意进行翻译成汉语之后,会显得冗长又不文雅,因此采用音译法较为妥当。而这种音译法同样适用并且可以应用于“满译英”的过程,如将“吉林乌拉”译为“Jilin Ula”。
一般来讲,对于一些从满语中留存下来的国名、地名在汉译过中都会采用音译法,比如满语中的俄国是“oros”,汉语中则直接音译成“俄罗斯”,但是这类词语在英译时,因为在英语已经存在对应词,如“Russia”,因此不能采用音译法。
2.意译法。
还有一些满语借词,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或带有一定的民俗传统,如果采用音譯法可能会造成误解或迫使信息无法准确传递。如汉语中音译的“嘞嘞”一词,在满语中为“说话”的意思。由于音译而造成的信息不明确性,使得“嘞嘞”只能作为东北方言使用而无法广泛使用;又如满族的传统糕点“沙琪玛”,在满语中是“砂糖果子”的意思,如果在英译过程中采用音译法,那么便无法直观地表达出“沙琪玛”糕点的特征。所以在英译过程中,“嘞嘞”应该采用意译法翻译成“Say”,而“沙琪玛”则应译为“Caramel Treats”。
除典型的满语借词外,对于一些满汉英有交集的词语,我们应该灵活地结合三种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意译。如满语中的亲属称谓词“mama”、“loho”、“nakcu”分别对应汉语中的“祖母”、“外祖母”、“舅父”,这是因为二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似,长期的汉化影响使满族也同汉族一样有着强烈的宗法观念,所以亲属称谓词划分较为详细。然而英语和汉、满语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差甚远,并不强调亲属血缘关系,所以在语言中亲属称谓词划分也颇为粗略,像“外祖母”和“祖母”都是“Grandmother”,而代表“舅父”的“Uncle”也兼有“叔叔”等其他称谓的含义。
(二)自媒体碎片化传播。
自媒体是指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媒介。随着诸如微博、微信、QQ等应用的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当下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途径,而碎片化的信息模式在当下更易于大众接受和关注。由此,我们设想,如果可以将满语文化知识制作成碎片化、电子化的文字、图片,或者制作成短小精炼的视频,并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布出去,较之长篇论文或是枯燥的教学应该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将会成为满语保护和传播强大的推动力。
1.开设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宣传和推广平台,其特点是画面简洁,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可阅读性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迫使大众进行碎片化阅读,对于长篇大论的理论性文章和系统规划的输入式教学已经感到厌倦,失去耐心。而公众号恰好适应了大众的阅读心理,因此开设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来宣传和推广满语知识将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制作电子图片。
结合英译法的“满—汉—英”结构体系,运用电脑制图技术制作成简单美观的电子图片,发布到微博、QQ等自媒体平台上,通过这种生动活泼,且易于储存的方式,对满语知识进行保护和传播。
三、对于满语保护与传播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满语保护与传播工作中,应该适当采用英译法和自媒体碎片化信息传播两种方式。
在英译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词语在满语中的意义,翻译后的直观性、信息传达的准确性等方面综合考量,兼顾音译法、意译法等多种方法。
而对于自媒体碎片化传播这种方式,我们建议应该作为重点关注。目前社会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而无论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自身的信息普及速度,还是这些平台上信息的碎片化模式,都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并且符合现代人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语的保护与传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与新生事物相结合才能不断地为其自身注入生命力,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延缓满语衰落的速度,对满语起到行之有效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清实录》本.
[2]清太宗武皇帝实录(卷二)//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4]曹雪松.從东北方言研究看满语资源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5日第003版.
项目名称:满语保护与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71202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