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型压力开关开启压力降低问题研究

2018-07-27李旭东潘智勇周明阳苏开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6期
关键词:碟簧顶杆密封圈

李旭东 潘智勇 卢 猛 周明阳 苏开明

(凯迈(洛阳)气源有限公司,洛阳 471000)

引言

8只压力开关在承受21MPa压力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温度试验后,对其开启压力进行测试。测得开启压力为12.0~12.6MPa,较初始值(14.4~15.4MPa)降低,且不满足15±1MPa开启压力的要求。

1 组成和原理介绍

压力开关主要由电器接头、锁紧螺母、壳体、调节螺母、碟簧、阀芯、通断开关、通断触点、顶杆、支撑座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压力开关结构

压力开关的工作原理是:调节螺母使其下端碟簧产生预紧力,该预紧力相当于15±1MPa气压在阀芯上的作用力。当压力开关受到大于16MPa的气压时,气压力大于碟簧预紧力,阀芯推动支撑座向上移动,最终顶杆将通断触点顶起,通断触点与通断开关脱离断开,如图(a)所示;当气压力降低至14MPa以下时,气压力小于碟簧预紧力,碟簧推动支撑座下移,最终顶杆与通断触点分离,通断触点复位,与通断开关闭合,形成通路,产生输出信号,如图(b)所示。

2 故障定位

根据故障现象,结合压力开关工作原理,将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汇总,并进行逐一排查、试验、分析。

2.1 电器接头拧紧

当电器接头拧紧时,通断触点与顶杆间隙变小。如要顶杆与通断触点断开,则需顶杆下移量增加,即碟簧压缩量减小,对应的气压会降低。

检查8只压力开关,发现压力开关锁紧螺母处于锁紧状态,锁紧螺母与电器接头之间进行了一周封胶,且封胶处无裂纹等异常。所以,电器接头拧紧的因素可以排除。

2.2 调节螺母松动

当调节螺母松动时,碟簧预紧力降低。根据压力开关工作原理可知,对应的气压力也会降低,进而开启压力降低。

在压力开关出厂时,调节螺母自带有预紧力,调节螺母与壳体之间有点漆处理。检查故障件的点漆标记,发现点漆无异常,从而证明调节螺母与壳体之间无转动。因此调节螺母松动的因素可排除。

2.3 阀芯卡滞

2.3.1 密封圈压缩量太大

阀芯上密封圈规格为2.7×1.9mm,结合阀芯沟槽尺寸计算得密封圈压缩量为15.8%,该压缩量满足GB/T3452.3-2005和HB/Z4-95中气动密封的密封圈压缩量指标。故密封圈压缩量太大因素可排除。

2.3.2 阀芯与壳体间有多余物

对故障批的压力开关进行拆解检查,发现壳体内部无多余物;将阀芯取出后检查,发现阀芯表面无多余物。故阀芯与壳体间有多余物因素可排除。

2.4 碟簧塑性变形超差2.4.1 未进行热处理

根据GB/T1972-2005《碟形弹簧》,碟簧加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的力学性能,保证其长期可靠地工作。碟簧所用材料为50CrVA,该材料经热处理后硬度应在42~52HRC。取2只故障件中的碟簧进行硬度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43.9HRC和45.0HRC,另外,其他批次2只压力开关的碟簧硬度测试结果分别为44.8HRC和43.0HRC,均满足GB/T1972-2005《碟形弹簧》的要求,且两个批次硬度无明显差异。因此,未进行热处理因素可排除。

2.4.2 未进行强压处理

碟簧的强压处理与弹簧的压并处理作用相似,目的为,使碟簧自由高度尺寸稳定,保证在后期使用时,碟簧自身的永久变形量小于自由高度的0.3%,使碟簧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

为测试碟簧产生的永久变形率,从故障批压力开关中随机抽取1只进行测量。用高度仪测得碟簧自由态高度为15.3mm,进行强压试验后,再次测得自由态高度为14.4mm。经计算得碟簧变形率为5.9%,远超出0.3%的指标。因此,碟簧未进行强压处理的因素不能排除。

3 机理分析与故障复现

碟形弹簧与弹簧作用原理基本一致,通常选用弹簧钢制造,经过工艺处理后,形成稳定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碟簧成型后,必须进行淬火、回火处理,目的是获得马氏体组织,释放碟簧内部应力,减小变形,提高尺寸精度。经淬火、回火处理后,碟簧将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极限和抗松弛能力。

碟簧的强压处理是指,用不小于两倍的f≈0.75h0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时间不少于12h,从而提高碟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的几何尺寸。强压处理后,碟簧的自由高度应稳定,在工作条件下,其永久变形量应小于自由高度的0.3%。

根据碟簧工作原理,压力开关在达到闭合时的受力分析如下。

式中,F1为报警压力P警施加到阀芯上的力,F碟簧为碟簧压缩产生的力,K为碟簧劲度系数,ΔX1为碟簧出厂时的形变量,ΔX2为通断触点与通断开关的间距,P警为报警压力,S为阀芯受压面积,H0为碟簧自由态高度,Hi为碟簧压缩后高度。

如果碟簧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即H0减小,H1为调定值,由式(2)可知ΔX1减小。由于ΔX2为调定值,F1=P警S减小,故P警降低。

为验证机理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从库房领取1件同批的压力开关。将初始开启压力调至14.8MPa,然后对其施加30MPa气压,持续26h后,测得其开启压力降至12.5MPa,故障复现。

4 改进措施与试验验证

按照GB/T1972-2005《碟形弹簧》重新对碟簧进行强压处理,处理后重新装配测试,测试结果合格。

5 结论

分析压力开关开启压力降低的故障现象,确定了本次故障的根本原因是压力开关内的碟簧没有经过强压处理,并且按照改进措施纠正后故障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碟簧顶杆密封圈
液压操动机构碟簧开裂后性能评估及原因分析
一种装配端面密封圈的装置研究
持续改进的轮毂锻造模具顶杆新型结构设计
石油钻井设备新型密封圈密封性能研究
核电用主给水泵密封圈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
钢质活塞闭式锻造模具中顶料装置设计与应用
基于CAE 的顶杆件强度有限元分析
矿井提升机盘形闸碟簧疲劳诊断系统设计
碟形弹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
某型碟簧分析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