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质疑的思维能力

2018-07-26陆有美

新课程·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质疑导入自学

陆有美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提出问题呢?一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训练,让问题从学生的口中说出。

关键词:质疑;引疑;自学;导入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在如何提高提问技巧上下工夫,教师的提问技巧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提问为主动地质疑则更重要,那么怎样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历史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

1.让学生有“问”的勇气

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说话时的语气、眼神都要十分注意,尽量不用刻薄、尖酸的语气,或将目光只停留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多用商量的语气,说话时目光尽量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是历史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为教师的眼神而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面对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題,无论是有深度的还是肤浅的,教师都应当认真倾听、积极引导,使学生从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中受到支持和鞭策,这样学生就有了再“问”的勇气。

2.要给学生“问”的机会

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摒弃教师独占课堂或师问生答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认识到“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不给学生思索求问的时间,学生获得的是被动接受的死知识,结果只能是老师讲得快,学生忘得更快。有些教师担心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问题会浪费教学时间,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生随着自我理解、自我消化知识能力的增强,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训练初期落下的教学进度会失而复得,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质疑思考的方法,不仅学得快,还会记得牢。

二、要加强科学训练,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1.自学式引疑

预习是产生疑问的前提,在学习新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自学,要求用问题的形式写出预习提纲,并记录下不懂或难懂的地方。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把书中的结论变成相对应的问题的过程,这种由结论到问题的过程极有利于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如教学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一课“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之前,我让学生回去列一个问题提纲,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列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这个特征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国家进行了变法?具体内容是什么?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这个提纲尽管还不完善,我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学生的“质疑”思维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

2.导入式引疑

“导入新课”看似不是教学的具体过程,但它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置悬念式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如教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了解了孔子是如何开创儒家思想的过程,同时大家也知道孔子为了让诸侯国国君能够接受他的思想曾周游列国,但均遭冷遇,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着实没有市场,那么,今天山东曲阜的孔林、孔庙、孔府说明了什么问题?孔子怎样由一个人变成一个神的?学生听到我这样问立刻回答:后来统治者重视了。我又接着问:统治者为什么要重视?这样学生陷入了思索状态?在上新课之前,学生的心中便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乘机导入下一课。由此看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有利于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

3.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

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往往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思维定式,这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多设想一些“如果”,让学生养成寻找多种答案的习惯,这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和“质疑”精神的培养。如谈到“对李鸿章的评价”时,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李鸿章是卖国贼。如果问其原因,肯定是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都推行“避战自保”政策,但如果教师给学生补充有关李鸿章当时对中外军事实力进行分析的相关材料,学生就有可能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发现李鸿章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战争的结果证实了李鸿章的预言,这样学生既知道了如何评价李鸿章,同时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一次锻炼。这非常有助于“质疑”思维的培养。

4.结论处引疑

教材中许多内容如果平铺直叙地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先提出结论,再分析论证,在无疑处设疑,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中“王安石变法的命运”时,我说:“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而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则是成功的。”然后我接着问:“我说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吗?你认为判断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与改革者的下场有关系吗?”把改革的结果与判断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结合起来无疑有助于“质疑”思维的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教”?我想首先要从让学生知道怎样问“为什么”开始吧!只有从学生心中喊出的“为什么”才会真正变成他们学习的动力。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质疑导入自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