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问题探析

2018-07-26温小珍

关键词:感恩积极心理学

温小珍

【摘要】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扶贫力度的不断增强,较多学生受到了国家、学校和社会的无偿资助,但同时也出现了“受惠”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感恩行为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的分析,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 积极心理学 感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25-01

引言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扶贫资助政策在不断推进和加强,但在推进资助政策的过程中,有同学出现了“又要弄材料”、“好麻烦”、“不想要了”、“怎么又要我去参加感恩活动”等问题,以至于很多教师质疑,这些受资助的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国内许多研究也集中揭示了这一消极现象。这一结论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或者促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反而对“贫困生”群体产生消极影响,忽视其潜能的激发。积极心理学是20世界末心理学界新起的研究领域,其更提倡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心理现象,以美和善为出发点,激发人本身所固有的优秀品质,而感恩则属于24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对“利他”行为做出的一种回报。[1]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研究对策两方面,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进行新途径探析。

一、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现状分析

1.感恩教育途径单一。通过访谈了解到,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单独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基本只采用感恩主题活动、感恩征文比赛等简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生对感恩认识的不足,导致其感恩情绪体验和施恩行为的不足。而多数高职学院针对这一问题,只做简单的德育教育,忽视潜能激发。

2.社会对“贫困生”感恩水平的过高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不足的情况,而非贫困生存在突出表现,研究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施恩行为中的施恩因子上高职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从侧面也说明,高职院校贫困生更容易对处于困苦中的人产生共情并采取施恩行为。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国家、学校、亲戚朋友对贫困生施行了额外的资助,所以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寄予了更高的感恩期望。

3.“受惠”的被动性。随着国家2020年农民全部脱贫政策的推进,较多学生被动接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恩惠”,有学生把每年获得的助学金认为是“理所应当”,未曾怀有一分感戴之心。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给予了对方“恩惠”,就要知感恩、知回报,而很多学生表示“这是国家给的”而不是“我主动要求要的”,忽视了这些“受惠”学生的被动性。

4.“95后”学生自身的特点,感恩意识不足。95后高职学生个性张扬、独立意识强、思想前卫、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意识和感恩知识等特征。[3]使得他们养成自己是贫困生、应该受到帮助的惯性思维,甚至有些出现了“反感”的情绪,认为社会的不公导致了自己的贫困,“资助”只是对这种“不公”的一种补偿,无需回馈社会,感恩意识比较淡薄。

二、探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通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来表现,所以在感恩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感恩教育进行新途径探析。

1.在感恩认知上,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给予的恩惠和帮助,并对此表示的认可。对感恩认识的不足,将直接导致学生对感恩行为的欠缺,所以高职院校在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问题上,应扩大感恩教育的途径,增强学生对他人施恩于己的感知能力,如:创新学生考核制度,感恩属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把感恩认识容纳到德育课程中,提高学生对感恩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利用易班,搭建感恩教育平臺,增加学生对感恩认知的频率,提高学生对“受恩惠”的认可度,促进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情商教育内容,并把感恩模块融入其中,唯有“认识自己、管理自己,认识他人、接纳他人”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感恩真谛 利用新媒体,发挥资助平台的正能量教育。

2.在感恩情感体验上,主要是指“受恩”者能够对他人的“施恩”行为给予积极认知解释,体验到感动情绪,并秉持试图报答他人的冲动。高职院校可通过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给贫困生,使其明白国家、学校给予的资助来之不易,当贫困生面对国家、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利他”行为时,更能深刻体会到这份“恩惠”的重要意义 开展感恩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认识他人施恩——对此产生的情感体验——感恩回馈行为”的模式,扭转学生对“施恩”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

3.在施恩行为上:面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无息助学贷款”、学校“勤工俭学”政策、亲戚朋友给予的“恩惠”等,很多同学表示不清楚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表达自己“懂恩”,也不懂该如何做才算是“报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在校园内举办一些可操作性的活动,使同学们充分体验到施恩行为的可行性,如开展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受助贫困生中举办无偿助人活动、争当青年志愿者等。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但在感恩各维度上与非贫困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社会不应以消极的眼光对待“不感恩”学生,而更应倡导以积极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对感恩行为的自觉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林育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策略研究,人才培养,2016(7):14-15.

[2]阮鲁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贫困生感恩品质分析与对策研究,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32-34.

[3]王林,“95后”高职大学生感恩教育之探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11):95-97.

[4]崔颜心张丹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教育心理研究,2013(5):245-246.

猜你喜欢

感恩积极心理学
宽容 守信 感恩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