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费的会计处理及风险规避
2018-07-26周同健
周同健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商业交易模式和经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复杂多样的销售方式和商业环境,在促销中产生的费用应当依据会计准则,以税收相关法律为依据进行核算。本文从促销费的会计处理理论和依据出发,讨论了促销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分析了在打折促销、赠送促销和积分促销三种情况下促销费的会计处理方式,并结合会计处理谈论了在处理中的现金流风险和税收筹划风险规避方法,期望为企业实现最佳效益提供参考。
1促销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促销的会计处理。关于促销收入的会计处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相关条款和规定,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方法,对促销活动产生的收入或费用的会计核算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会计人员需要依据对业务事项的不同理解做出处理,由于每个会计人员的认知存在不同,因此对促销的会计处理也会产生了较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对于销售折扣的处理,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向消费者赠送现金、消费券以及物品和服务等,依据数量的不同,給予价格上的折扣,应当以折扣后的金额予以收入确认。对于销售费用,在会计上作为销售费用核算。对于递延收益,也就是通过促销对收入产生的递延型的收益,对企业后期利润会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递延收益的会计核算。
促销的税务处理。促销方式创新会带来商品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变动,对企业计税基础和税赋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税法中关于促销的税务处理依据主要有国家税务总局对商业折扣发票开具的规定,在程序上,企业需要将销售费用与折扣费用两项在发表上予以注明,或者直接扣除折扣额之后的金额开发票,然后按照销售金额收入缴纳相应的税费。关于买赠组合的销售税务处理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买赠方式组合的销售不属于捐赠,应当以总的销售额按照公允价值分摊各项销售收入,视是同为销售处理税务。对奖励积分的税务处理,依据《国家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13号——顾客忠诚度计划》的规定,分次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商品应全额计征增值税和销项税。
2促销费会计处理典型案例分析
打折促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规定,在工作中经常发生票款金额尾数收不回的情况。例如规定消费者购买满199给予8折优惠,所开发票销售额以及折扣额需要在同一张发票中注明。在这个例子中,应收款项为199x0.8=159.2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59.2/1.17=136.07,销项税额为136.07*0.17=23.13.应结转销售成本=99/1.17-84.62。税费计算为(23.13-99)/1.17*17%=8.74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税为8.74*12% =1.05元,应交所得税为(159.2-84.62-1.05)*25%=18.28, 应纳税款为18.28+8.74+1.05=28.17。实际情况中,除了直接打折销售之外,还有购满减的情况也是一种促销,这种方式的会计处理相对而言更加简单。
赠送促销。赠送促销依据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规定,发生的广告宣传费不得超过收入的15%,结合关于促销赠送礼品的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举例而言,当企业促销中采用消费者购物满199元给予39元的返现的情况,其中,应当确认应收取为199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99/1.17=170.09,销项税款为170.09*0.17=28.91,应结转销售成本为99/1.17=84.62。由于有返现39元,应当视为企业宣传费,借贷项目下产生销售费用和库存现金分别39元,产生的个人税费为9.75元,因此税费的计算如下:应交增值税28.91-99/1.17*17%=14.53,应交城建及教育附加费14.53*12% -1.74,应交企业所得税(170.09-84.62-1.74-39)*25% =11.18,应交个人所得税为39/80%*20%=9.75,应纳税额为14.53+1.74+11.18+9.75=37.2。
积分促销。积分奖励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基于客户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商品的促销方式,一方面吸引消费者再次消费,另一方面建立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在关于积分促销方面,奖励积分应当将销售所得的收入与劳务产生的收入进行分配,作为递延收益结转产生当期收益,另外兑换积分奖励时,需将递延收益与所兑换的积分部分确认收入,确认的金额以被兑换用于积分,计算占据总数的比例。例如未消费积分产生递延收益,作为增值税后的递延收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产生影响,调整增加或减少所得税费用。
3促销费会计处理方案的风险规避
现金流风险分析。对于不同促销方式产生的现金流和税负,在分析时结合现金流风险对税额进行分析。企业进行折扣销售的收入水平最低,同时由于成本费用被全额扣除,因此产生的税费也是最低的。在赠送销售促销方式中,产生的成本正常列支,税负水平处于正常水平,而在购物返现的情况下,由于将返现金额视为促销费用,因此能够抵扣部分税额。在积分促销方式中,额外的购物能够帮助企业增加销售毛利,相对于营业收入,税负水平不会显著提高,还需要综合考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问题。
税收筹划风险分析。不同促销方案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采用不同的税收筹划,基于纳税筹划的条件约束,需要具体分析如何实现税收收益的最大化。税收筹划中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注机会成本,平衡隐性的和显性的税收,考虑是否会增加其他成本,在销售促销中,综合考虑各种方式为企业降低的税负负担,选择最有利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