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比较
2018-07-26闭厚辉张兴黄小青龚道亮
闭厚辉 张兴 黄小青 龚道亮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肝癌切除术中患者苏醒质量的疗效。方法:收治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与F组(芬太尼),分别以舒芬太尼与芬太尼为主的复合静脉麻醉。结果:S组在术后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低于F组,术后镇静评分优于F组,拔管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都低于F组(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快,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舒芬太尼;芬太尼;肝癌切除术
麻醉药物芬太尼半衰期比较短,停药后很容易出现伤口剧烈疼痛,疗效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削弱不良刺激的反应,实现尽早苏醒,减少苏醒期躁动。我院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比苏醒质量,旨在为肝癌切除术提供有效的麻醉方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全麻状态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25 - 68岁,平均(46.33±6.41)岁;体重48 - 74 kg,平均(62.80±4.17)kg;麻醉时间2-3h,平均(2.33±0.36)h;术中出血量<100 mL。根据麻醉用药分为S组(舒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指征;②血压正常,心脏功能正常;③无麻醉禁忌,可以进行手术治疗;④患者无酗酒、严重躯体疾病、长期应用镇痛药等者;⑤1年内无手术史;⑥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所有试验对象在将要进行手术的前1d进行与手术有关的所有检查,同时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访视,手术之前禁食、水> 12 h,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就进行心电监护,连接BIS监测仪,同时建立必要的静脉通路,术前0.5 h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1 mg。①S组:行舒芬太尼0.3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5mdkg,麻醉诱导成功后,采用舒芬太尼0.4-0.6 ng/mL复合丙泊酚2-3μg/kg维持麻醉,麻醉视机械通气。②F组:行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5 mg/kg诱导。诱导完成后,采用芬太尼2 -6 ng/mL复合丙泊酚2 -3μg/mL维持麻醉,麻醉机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在于手术结束之前5 min停止给麻药。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后可拔管。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选择VAS疼痛量表评价拔管后5 min、30 min、th和3h的伤口疼痛程度;应用Ramsav躁动镇静量表评定患者的镇静程度。
統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苏醒指标、镇静程度比较:S组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力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S组术后镇静评分优于F组(P<0.05),见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拔管后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见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血压过低、肌僵等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肝癌切除术术后的苏醒期,因手术创伤、切口疼痛、留置引流管刺激、二氧化碳蓄积和缺氧等,患者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及躁动,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容易出现手术缝线脱落、伤口裂开、引流管滑脱、坠床、出血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给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
芬太尼属于强效麻醉镇痛类药,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显著的优点,但是在体内存留时间短,作用持续时间≤30min。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强度最强,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具有较高的亲脂性,能够轻易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其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其对血管的阻力作用更低,对患者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舒芬太尼分布容积较小、消除半衰期较短,镇痛强度显著,镇痛持续时间长。在相同条件下,舒芬太尼在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并且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
本研究说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芬太尼,麻醉安全性更高,舒芬太尼的作用更宜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