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07-26程亚芬
程亚芬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考察不能仅限于就业率的高低,还必须将就业质量纳入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比分析Z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和2016年B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在Z大学的报告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成为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越来越成为目前高校的重点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客观、全面评价。
本文通过对“211”高校Z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进行分析,Z大学报告中关于就业质量方面的内容包括薪酬水平分析、就业满意度分析、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分析、适应岗位所需时间分析。同时,我们分析对比B大学的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关于本校就业质量方面的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毕业生签约单位专业匹配度调查、人才需求评价、毕业生素质与综合能力重视程度、用人单位对B大学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
2 Z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进行分析,发现Z大学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报告时,存在了一些问题。
2.1就业质量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从以上两份报告可以看出,两份报告虽然都是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但是写的方面确是不同方向。Z大学是从薪酬水平分析,就业满意度分析、就岗职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适合职位所需時间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而B大学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毕业生签约单位专业匹配度调查、人才需求评价、毕业生素质与综合能力重视程度、用人单位对B大学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两个学校都是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但是从内容上,两个评价指标就不一样,这样一来,导致两个高校所出具的就业质量报告在内容上就不同,使得很难有对比性。
由于没有规定统一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社会、考生和家长难以对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横向比较,而且由于顾忌学校声誉,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意“挑选”一些能“正面”宣传学校的评价指标,而对一些不利于学校声誉的“负面”评价指标则有意避开的情形。这样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然难以客观反映出学校毕业生真实的就业质量。由此可见,对于就业质量报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极其的重要,有了这个标准,既能够准确地衡量一个学校的就业问题,又能够使得需要的人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想要的结论。
2.2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内容不完善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要客观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其中,Z大学在报告中缺乏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例如没有分析在“三支一扶”、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指导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没有呈现为促进就业,学校举办的招聘活动、就业指导等活动;在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数据分析时没有进行结论总结,或者只是“报喜不报忧”;没有明确对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缺乏和2015年、2014年的对比情况,尤其是针对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情况的趋势性研判。
目前的就业统计指标中主要是就业率,从报告中就可以看出,就业率的罗列者居多,涉及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少,即没有反映毕业生就业层次、职业胜任情况、就业途径、职业稳定性等一系列能够体现“质”的信息,更缺乏大学生就业与人际关系、离职情况、社会保障水平等各项事业发展相关联的指标。现仅有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两项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当前公布的就业率,只能表现出学校或者专业有几人在工作或有多少人没有工作,不能反映出专业的职业前景,不能说明学校或者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3 Z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建议
针对Z大学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制定统一的标准
Z大学201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是依托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进行调查的,但是从数据的表现来看,数据收集不准确,样本量过少。同时,虽然是委托了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但此次报告是Z大学本校撰写发布的,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面对一些对学校不利或有损学校形象的数据,难以做到客观对待。
一份高质量的就业质量报告应该是有第三方全权负责的。在数据搜集时,数据要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能够反应出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高校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横向对比分析和与同年国家整体就业情况的纵向对比分析,已毕业满三年的大学生的中期职业发展情况;在报告中客观地描述高校的就业质量,突出成绩和两点的同时,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指出本学校的红牌警告专业和绿牌发展专业,并分析其原因。
3.2多角度完善质量调查报告内容
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因此,评价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一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以为高校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报告中,除了要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资待遇与发展前景等基本信息,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情况的评价以及政府与高校对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动向和状况所进行的评价。
从毕业生角度分析就业质量,除了工资水平、岗位满意度之外,还应考虑工作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及条件、公司福利等内容;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可以分析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综合的分析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更能客观的反应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从政府、高校角度出发,分析就业情况时,应包括一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结构。
3.3进行专门的培训,制定出合理的质量调查报告
主要因素体现在两方层面:在要素选取上,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很广泛,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有影响所有要素全部都设计到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抓牢涉及到如何提高就业质量方面的主要矛盾,解决突出的主要矛盾来从而使整个毕业就业质量的整体提高;在权重分配上,应根据各个要素对提高就业质量中贡献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学校可以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来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在报告中着重突出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文作者认为,一份完整的就业质量报告应当有以下几个特性:
3.3.1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份高质量的就业质量报告不仅仅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是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在内的。不应当仅仅只是包括简单的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这几个因素,而是应当全面的考虑问题,不仅要注意这些,还要注意各个因素内部的相关性,这样才能够做到全面性。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系统性和全面性是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评价体系的基础,只有基于这两个特性之上,才能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3.3.2可操作性原则
现在,很多评价体系在制定的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根据能否实施就进行制定,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指定的评价体系很难进行下去。本文作者认为,在制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各项指标构建的同时要明确其基准和内容,杜绝模糊化和交叉重叠性,各个指标要独立。因为使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这样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
3.3.3客观性原则
在我国的教育现实问题之中,就业问题是一个难题中的难题。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是的构建就业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定要注意所收集到的信息的客观性,彼且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
3.3.4科学性原则
在充分了解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计划之后,所制定的就业评价体系一定要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不仅仅如此,也要符合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培养出来的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指标的统计要实事求是,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4结语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能够衡量我国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而且能够反映出我国毕业生就业趋势和形势变化,还可以根据就业质量及时调整教育和社会发展战略,较为客观全面地对就业信息进行统计和计算。对毕业生择业自主选择性、专业对口率、自主创业选择和满意度等进行了解,也能够反映国民整体对就业的信心程度,还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就业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人数增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平衡,因此造成的就业问题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建立一套合理完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教育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以此作为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建章,曾凡锋,王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21-127.
[2] 武毅英,王志軍.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013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J].江苏高教,2015(01):100-104.
[3] 麦可思.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 Wenbo,S.U.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ompetence[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