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18-07-26董俊良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政

董俊良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推动祖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不断创新教育途径,以源源不断地為社会输送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可以说引领着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光芒和希望,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互联网改变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诱惑,这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完善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前,本文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学生思政教育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新时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在心理和道德层面表现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朝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的冲击,导致高校学生大多心理亚健康,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扭曲现象。在诸多思想政治道德问题中,大学生的恋爱观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亟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只是出于遵从自己的喜好,或者出于某种跟风心理尝试谈恋爱,却往往不理解爱情的真谛,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与此同时,由于大学考试的监管力度相对宽松,导致高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着作弊的行为,而高校对打击学生作弊的力度还不够,学生面临着沉重的毕业压力,尤其是一些博士生,毕业的压力更重,学生慢慢出现了对学业的迷茫烦闷和焦虑。

其次,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往往过于追逐名利,追逐金钱,追逐社会地位,为了满足私欲可以不择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不良风气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校大学生,高校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缺乏精神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淡薄,大学生之间过分攀比,出现了严重的心理扭曲。在大学生中间也滋生了一定的官僚主义以及腐败作风,这对于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十分不利。

最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合作更加深化。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些西方价值观念良莠不齐,这就很容易引发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时丧生了正确的分辨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中问题的完善措施分析

首先,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第一,开展道德教育。开展道德教育要基于我国优良道德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良道德和优秀文化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不断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并把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内容有效地融入到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与人和谐相处,与人为善,并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去感染周围人,用行动感化他人。

第二,开展心理教育。目前,新时期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需要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舍务管理、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方面的作用。辅导员作为直接参与学生生活、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外,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反馈机制。针对高校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提供心理问题咨询服务,以使得每一个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都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自我调节,进而形成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对生活、对工作、对人更加热爱。

其次,帮助学生认知社会。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思想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对高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一旦学生沉溺于不良思想的漩涡中,就会发生价值观扭曲。因此,高校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思想的正确认知,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懂得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抛弃消极负面的思想。在这过程中,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另外,在面对社会官员腐败以及各个阶层矛盾时,针对我国社会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丰满羽翼,为日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不断地推动我国社会朝向一个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在学生中广泛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伴随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与应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各国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高校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很容易滋生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因此,在学生中间普及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一定的必然性,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我国人民以及民族的热爱之情,基于人民利益以及国家的角度,不断的提升自我思想层面的认知,最终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具体来讲,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只有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会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的区别,并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教育学生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自觉承担我国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推动我国朝向现代化国家发展。

总之,本文针对新时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认知社会,在学生中广泛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中问题的完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助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