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提升方案探析
2018-07-26林宝玉
林宝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电力企业之中,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对于支持电力企业经营运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本身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运营、经营以及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所以,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意义的基础上,对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企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只有先进的人才储备,才可以满足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以及健康发展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只有分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才能够找到相对应的提升方案,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在相同条件下,企业想要发展壮大,拥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在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实际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方面的竞争,拥有优秀的人才,才能创新企业的生产效益,将管理改革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雇佣世界上优秀的人才。在世界上知名的企业,其人才整体水平都非常高。在国内,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以及经济效益的企业,在聘用人才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企业占据了人才情商和智商的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可以将人才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最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胜。企业想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抢占,就需要先占领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够尽情的发挥人才的创意,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
(二)人力资源管理普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人力资源管理依旧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虽然企业也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开展具体的实践,仅仅是从表面上进行改进,未能进行深入的改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无法针对人才做好资源方面的配置,这样的问题就会直接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从内到外的进行全面的改革,如果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改革,是无法满足整体经济效益要求的。
(三)对电力企业发展的意义。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推动其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得到企业的重视。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已经拥有网络信息,所以还需要强调先进技术人才对于网络信息管理的日常维护与检修。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有一定的区别,与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充分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给予员工一个发展的平台与空间,这样就可以帮助员工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较为短缺。目前,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支持。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就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来支持其生产、管理和经营。但是就调查显示,我国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很多都不是专业的人员,所以,这一部分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知识水平偏低。电力企业管理班子之中很多都熟悉传统业务,但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了解很少。同时,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识的不足,在实际的管理之中,依旧选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少现代化的培训与学习。在实际的管理之中,将事作为出发点,缺少从战略意义的高度上去分析电力企业的长远利益。所以,人才短缺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目前,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支持。目前,不少企业都未能拥有健全的激励机制,缺少相对应的晋升与淘汰机制,所以对于员工本身的激励作用很小,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另外,在工资分配方面,大部分事业单位都选择的平均统一的分配模式,无法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再加上没有利益的驱动,就无法调动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的支持。
(三)缺乏创新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电力企业缺少创新意识,并且也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支持。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电力企业也进行了人力资源的改革,确保其可以满足形势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电力企业还无法认识到创新意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反之,由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束缚,导致其管理思想过于的保守,管理非常讲话,无法及时的更新观念。这一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会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岗位管理机制科学度不足。虽然电力企业进行了岗位设置和人员确认,但是因为岗位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不足,所以在岗位的设置以及人员的安排上,大部分都是按照资历和关系来进行的。如此一来,使得电力企业的人员编制之中出现一部分素质不达标的人员,但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却被拒之于门外,导致电力企业无法引进高素质人才。另外,因为科学岗位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高素质人才无法将自身的才能发挥出来,最终被迫辞职,这样也会引起电力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案
基于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体系的借鉴,首先就应该明确电力企业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如何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满足现代化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人和用人的时候,首先需要充分的了解与分析电力企业的岗位,能够按照实际的情况来招聘和分配人员。人的能力主要包含了现实能力以及潜在能力,所谓现实能力就是人员已经具备的从事某些工作的能力,潜在能力则是不断发展,同时在未来的某一项工作之中所具备的能力。所以,电力企业在分配人力资源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两方面的能力加以考虑,能够满足岗位与人员的双重衡量,确保合适的人才能够放置在适合的岗位之上,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时候,首先要注重体系的宽度,能够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完善,满足管理体系实效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其次,注重管理体系的建立进度。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在各个层次之间完成准确的传递,进而满足管理体系的准确性要求,并且其及时性也会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带来影响。再次,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科学的管理薪酬,能够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结合起来,进而调动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此外,针对企业员工,还需要做好专业技能的培训,完善潜能的开发,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基于社会责任角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优化。当电力企业改变“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完善常规性的后备干部的培养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基于技能标兵的选拔基础,就可以强调科学系统的教育培训,建立相对应的动态机制,这样就可以将社会之中人均就业资源的占有量降低,进而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完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环节逐渐形成的,并且需要全体员工遵守的经营理念、宗旨、精神、愿景以及价值观,并且也包含了在生产经营实践、员工行为管理、管理制度实施的总和。企业文化延续了精神文化一制度文化一精神文化轨迹的发展、提高以及丰富,通过员工思维模式的正确处理,再配合上价值观冲突以及行为方式的处理,就可以建立相对应的、多元化的企业文化氛围,满足企业良性的发展需求,构建和谐的氛围,以此来实现企业人才的吸收与开发。
(五)确保电力企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在电力企业之中,技术人员占据了主要的构成,但是在岗位设置和人才储备方面常常会出现“僧多粥少”的不均衡现象。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需要通过优秀的技术人才培养机构的设置,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储备优秀的技术型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为各个岗位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同时,利用滚动式培养以及动态化的管理来培养优秀人才,这样就可以满足电力企业内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与数量,从而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储备。
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才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再配合上提升方案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将人力资源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进而最大限度的呈现人力资源价值。
(作者单位:国家电投天津分公司)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内容。其中,廉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廉政教育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然而,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廉政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問题,如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还尚未构建、大学生党员廉政意识比较薄弱等。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旨在找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廉政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政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