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控的探析

2018-07-26沈剑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核算费用

沈剑英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配套优惠政策,特别是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企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需要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三项比例”进行审核,对加强企业风险管控提出建议;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并且完善企业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随着世界性的竞争愈演愈烈,科学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我国2008年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最大一项的法定优惠就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即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017年5月,财税【2017】34号文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政策同样适用科技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上述众多政策无不体现出对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大力扶植,由此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为案例,探究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控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笔者所在公司创业之初,就以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所為技术依托,拥有多项专属于

公司的知识产权,很多产品是国内第一或唯一,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企业。但2008年初次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普遍有的问题与风险同样存在。

(一)缺乏研发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由于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新产品、新工艺组织实施,导致研发过程记录不全。明明有很多资金投入研发,财务却无从分辨,只能体现在产品的成本中,致使产品初期成本失真。

(二)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真实性难以判断

研发费用的核算在财务部门,但由于核算流程、管理制度、相关部门配合等各方面的原因,实际过程中,有可能将其他费用加入研发费用;也有可能不是分项目分科目分别核算研发费用,研发费用金额从账册各科目中整理而来。

(三)高新技术产品收人的确认难度较高

由于许多申报企业总帐和明细帐并没有对高新与非高新收入有明确的划分,且对于收入核算明细记录不详实,未设置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明细,造成未正确计算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情况。在进行总收入统计时,企业直接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为总收入,未能将其它业务收入一并计入至总收入。这造成了高新技术产品交易真实性难以判断的情况。例如:有关交易存在与否,涉及到异常或非商业惯例的交易行为存在与否,对于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其他客户的价格比较合理与否。

(四)研发人员比例造假现象

部分企业存在将一部分内勤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生产员工以及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或是兼职从事科研工作的员工,包含在科技研发人员之列;在科技人员中,对外聘科研人员或离职人员难判断能否达到到岗183天的时间要求;企业当年职工总数只按照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计算等情况。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

笔者所在公司从国家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起,至去年的重新认定,一直很顺利地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多年来享受所得税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快速发展积攒了经济与声誉基础。公司在风险管控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一)加强研发项目的立项工作

公司在研发部门中成立项目组,成员包括市场、技术、财务分析师,每年年末根据市场的需求定下产品方向。项目组在财务部的配合下完成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次年年初报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确定后,项目组确立立项书,内容根据可行性报告填写,包括:项目名称、研发期限、研发内容、研发人员、经费投入、主要技术指标与项目成功后的经济指标等,由各项目负责人与总经理审批。同时,将确认后的立项书交给财务部;财务部负责项目费用统计与向上级机关备案等工作。

(二)完善财务对研发费用的核算工作

研发费用的准确归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除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需对研发项目有较深的理解,并能准确判定相关投入的转化成果,从财务的角度去指导相关部门。笔者单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依据国家相关制度,建立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管理办法”,完善研发费用的支出规范和会计核算工作;财务部根据制度,对照立项书,建立研发项目档,按各项目实际发生额准确记录。

2、加强学习,认真实施研发费用管理核算规程。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业务,财务核算上存在较多的差异,建立学习群,了解国家新政策,讨论工作中碰到的难点等,以提高工作能力,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

3、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研发支出归属的准确与否,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明确以下几项:严禁材料从生产过程中领用,各项目领料人在仓库的领料单上注明项目名称;做好技术人员的工时统计,为同一技术人员参与不同研发项目的工资分配做依据;对各项目共用的设备折旧与水电费,采用项目当月投入工时分摊成本;会计人员审核研发支出的其他费用,要求对所报销的凭证上注明项目名称及用途。

(三)强化各部门问的沟通,保障高新技术产品收人实现的确认

针对以前市场、财务、研发部各自为政,高新产品收入事实有实现,财务账面未反映的现象,公司在项目管理制度中明确:由研发部门填写“信息传递单”,明确项目转化成果中的产品与专利名称;财务部据此设立高新技术产品的项目档;按市场部的“开票通知单”,将各产品的销售收入进行汇总。其次,审核关联企业交易的价格,对低于产品平均利润率的,财务作不予开票的处理,在得到市场部合理解释后再确认开票并计算收入。

(四)稳固研发团队,扩充新鲜血液的补给

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创新型研发团队。为稳固研发团队,鼓励创新,公司相继出台了“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项目获得专利、转化为量产产品后的奖励。其次,由于企业的发展,公司每年从高等院校招募10-20名相关业务的技术人才,扩充研发团队。同时,公司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聘请学校一流教授来公司兼职。几年来,项目研发人员(不含兼职)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维持在30%。

研发人员、研发费用、高新产品收入三项比例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最基本要求。企业应依据自身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项目进行专项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核算费用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