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2018-07-26陈小娟,涂航英
陈小娟,涂航英
摘 要:新媒体时代微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日益凸显微电影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当前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困境,表现为缺乏独立的专业支撑、缺少核心的课程群落、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及缺少普遍的精品力作等,需要从培养定位的多元与个性统一,培养内容的广博与专精结合,培养方式的线上与线下接轨,实施主体的机制与责任共担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微电影;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56-03
一、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的困境
中国影视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数量上的激增,但是其结构性失衡却导致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影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媒体和影视单位遭遇了发展史上的低潮,传媒和影视用人市场越来越拥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结构性过剩现象;另一方面,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媒体融合逐渐向纵深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和新媒体发展都迫切需要大量的新媒体人才、微电影人才。微电影创作是一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学科门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虽然近年来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各大高校的传媒教育都革新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了新媒体教学方式,但微电影人才的培养与实际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的过程。在高校系统中,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含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评价四个要素。本文拟从以上四个方面探究微电影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培养目标:缺乏独立的专业支撑
设置具体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建构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来说,人才培养目标中“为谁培养人才”、“为何种岗位培养人才”的问题是明确的。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和新兴传播产业的迅速发展,新型信息传播产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传统传媒专业的培养定位也在与时俱进地调整,催生了相当多的新媒体专业,但是微电影专业并未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获得长足发展,除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开办了微电影与媒体创意本科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移动视频节目制作”专业硕士方向等,鲜见其它高校专门开办微电影专业。微电影人才的培养一直脱胎、成长于传统的新闻传播、传媒艺术教育体系以及专业的电影学院。
究其原因,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尚未对应明确的社会职业,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微电影编导这样的职位,但大多数学校并未为微电影人才培养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微电影创作方面的训练。在“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思路指导下,培养出既能以电视为谋生手段,又能兼具有电影艺术理想和情怀的复合型微电影人才是大多数影视传媒专业的培养目标。这种培养目标带有明显的交叉性,但同时也会带来模糊性,导致微电影人才培养的边界无法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也无法做出准确的设置和限定,更难以跳出现有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规格范围,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方面进行区分与拓展,而这些最终直接影响微电影人才培养的有效性[1]。
2.培養内容:缺少核心的课程群落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基于微电影人才培养多来源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体系,也基于微电影与电视在剪辑技巧、视听语言等方面的同构性,微电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或着眼于新闻传播史论和采写编评摄等课程,达成新闻实战能力的培养,或着眼于电视剪辑和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培养出有一定技能的电视制作人才,也就是大多数传媒专业学生学的是编导类课程,着眼的是电视栏目制作的实践,但要参与竞争的作品却是与电影艺术更趋同的微电影作品。当风起云涌的微电影大赛呼吁高校学生的微电影作品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当下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微电影本体及其人才培养的特性,比如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基本的艺术创作手法和美学原则上一脉相承的关系,微电影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的艺术形态,为适应互联网发展的特点拓展出的独特的美学内涵、艺术特征和叙事结构等。
微电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编剧和导演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培养极为薄弱,即便有的专业开设有编剧课程,进行了一些通用的编剧技巧的学习和培训,但大多数老师自已并无编剧经验和能力,对学生的培养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囿于自身的阅历和积累,难以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好的故事和剧情。核心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趋势,即将课程体系中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构成一个小集群,通过这些课程内容上的相关、相承或互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大课程,完成某个大的教育目标。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最核心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在在传统采写编评课程外增加编剧等课程,如何在保证已有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亟需以社会构成为基础,艺术构成为特色,技术构成为支撑建构新的核心课程群。
3.培养方式: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
传媒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指向性和实践应用性,微电影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当下微电影人才的培养方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第一,项目式教学和工作坊制度,即在老师或前辈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工作坊来完成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即将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导入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整个制作环节中的亲力亲为,不但更好地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项目运作意识,教学成果通常以项目成果的方式展现,有时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二,以赛促练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微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真正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微电影大赛已高达 160 多个,学生通过这种针对比赛主题量身定做、集中精力进行的真枪实弹式的作品创作,不仅可以有效修正日常课程作业中微电影创作的随意性和游戏模仿,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些培养方式体现了课堂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传统影视教育存在的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限制,缺少业内师资的弊端,但是就前者而言,能够长期、稳定地建立这样基于项目管理的工作坊教学的高校毕竟是少数,而且有些高校即使筹建了学生实践“工作坊”,由于缺乏明晰的硬性管理和机制上的保证,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粘合作用和平台作用。其次,通过参加各类大赛本可以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但最终的成效还是有赖于学校支持、机制支撑、制度保证以及教师和学生对赛事真正的投入与专注。当前的微电影人才培养缺乏学校从管理体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的保证,难以发挥各类平台的孵化作用,最终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向能力结构的有效转化。
4.培养效果:缺少普遍的精品力作
微电影为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高校对微电影人才的培养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培养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北京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等多个影视协会的统计,每年参加微电影评比的投稿数量不断递增,其中大学生作品占90%以上,但参赛的作品普遍质量堪忧,“有的电影节甚至在几十部微电影中都找不到一部“像样”的作品”[2],少量高质量的作品大多来自于北影等专业院校,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各类微电影评奖活动风光无限,但其实精英作品寥寥无几,一派虚假繁荣。具有社会意义和思想深度的微电影是高校普遍认可的创作方向,但是高校学生作品普遍是“稚嫩的,缺乏生活感悟的”,“作品是陈旧的”,有的“还停留在80年代”,大多数是讲述校园内的事,校园外的事虽有涉及,但多“非主流和重口味”,视野的狭窄是高校学生创作的特点,也是一直存在的最大瓶颈。
二、改革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1.培养定位:多元与个性统一
国务院、教育部关于“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依据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各大影视传媒专业需要确定多元化的培养定位,进而解决人才的个性分层培养问题。首先,对广大的地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地级市的地方院校来说,其学生培养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他们的主战场是地市级媒体、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和影视制作公司等,他们需要被培养成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综合运用知识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有开拓创业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多面手。这些高校应该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依据地方媒体的需求和文化产业结构特点培养微电影人才。对于专业的电影院校和艺术院校如北影、上戏等来说,它们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决定了他们需要肩负起高端影视精英人才的培养重任,他们需要通过从短片到长片、从视听语言到叙事结构、从个人创作到剧组集体创作的完整专业训练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其次,传媒艺术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生源选拔,它直接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成败,因为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基本创作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很难在后期的培养中予以补足[3]。对大多数地方院校来说,在生源的选拔上很难进行把控,但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却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禀赋、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确定主攻方向,实行有个性化的分类培养,比如分为剪辑、录音、美术、灯光和摄影等方向进行微电影工匠的培养。
2.培养内容:广博与专精结合
对影视人才的培养绕不开“专才”与“通才”之辩,为此学界得出的是培养“一专多通”复合型人才的解决之道。即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项驾轻就熟的专长,而且为了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需求,越有专业壁垒越佳,最终才可形成不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围绕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建立合理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形成区别于纯粹技术类、艺术类等专业人才的优势,为影视艺术创作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作为坚持电影教育的品牌院校,其电影课程主要分为制作系统和理论系统两大系统,其中制作系统又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制片管理等课程,理论系统包括理论、历史、批评(评论)等课程[5]。这个体系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电影理论讲解,又重视学生的创作技术、技巧、经验的锻炼与培养;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精通一门”,又注重“一专多能”;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该学院在努力达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平衡。
对大多数国内高校传媒和影视专业的微电影人才培养来说,亟需增加微电影教学的比重,对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要逐渐过渡到编导训练和微电影创作齐头并进的势头。优酷视频文学策划指出,优酷平台现在做自制剧最难的就是剧本,因此专业能力培养要把编剧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编剧类课程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上进行调整。其次,电影教育在新阶段需要回归到真正的故事讲述者的培养竞争上来,不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业艺术院校,都需要一方面注重新时代的技术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以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复合式教育,培养微电影人才良好的人文底蕴、社会品格和国际视野。再次,微电影人才培养还要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必修课程,需要将传统媒体课程与新媒体课程融会贯通,突出媒体融合特色,培养学生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技能[6]。
3.培养方式:线上与线下接轨
微电影专业是一个与行业和产业发展极為紧密的专业,仅依靠某个学校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是很难办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由学界与业界联合办学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有机结合”[7]的一种有效且必须坚持的常态做法。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缺位和相关政策缺乏,传媒教育与媒体联合共建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但这的确是一条培养微电影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实现媒体需求和传媒教育的有机对接,是传媒人才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大多数传媒院校都需要在遵循互利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微电影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电影艺术与互联网技术本是两条各自流淌的河,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交汇,诞生了微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当下微电影的创作实践正在进行,微电影的创作理论还有争议,微电影的教学体系尚待完善,完全倚靠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联合培养的方式对学生的塑造也是有限的,但是网络上免费的教授微电影制作方法的课程层出不穷、实时更新,既包括剧本写作,也包括影片拍摄和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如专注短片领域的V电影网 www.vmovier.com,通过分享国内外优秀微电影为起点,开辟了面向初级影视制作者的影视教学类栏目“电影自习室”;拍电影网(www.pmovie.com)作为电影类的专业门户网站,同时开设了线上和线下的影视培训课程;影视工业网则是影视业内人士都比较认可的网站,其中“Easy Making 易制作”的影像创作基础教育平台涵盖内容广泛;国内大力发展的MOOC 课程平台对微电影的制作也有诸多涉猎,高校学生在网络上能够学习到很多关于微电影制作的方法和技巧[8]。互联网正在给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正在替代现有高等教育的模式,微电影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教育趋势,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4.实施主体:机制与责任共担
微电影创作能力的发力源包括三大责任主体: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方案实施者和学习主体。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在政策的研究制定上多方调研,及时把握行业动向,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政策导向。针对富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引进乏力等问题,应该不断完善高校引进行业人才的绿色通道,扫除业界人士进入高校职称转评的障碍;健全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进修深造制度,实现教师培训工作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9]的转变;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应用型能力的提升。
对教育方案实施者来说,他们的落实力度和实施能力直接决定了微电影教学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但是一方面微电影的发展过于迅速,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经历一定的培育和成长才能达到相对的稳定和成熟,另一方面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经过不断的调适和补充,因此,影视专业的教师需要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以足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朝“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型。另外,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接受心理、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都在发生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精确性极大提升、学生关注新知的兴奋点日益多元和分化等[10],这些都导致专业教师的权威与角色受到挑战,必然要求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案等及时改进与创新。
对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微电影创作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自己的专业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综合实践创作能力是应该秉持的态度。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削平了微电影创作的门槛,只要手持带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哪怕仅仅是一部手机,也能拍出微电影。微电影《天堂午餐》获2011年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网络竞赛环节大奖,仅有短短六分钟的视频,没有华丽的镜头,没有复杂的故事,甚至所需要的“投资”加起来不过200元,但却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观看点击量加起来近千万,而这正是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刘啸宇用相机拍摄的一条视频短片。从这点来说,如果三大责任主体都能各司其职,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必将拥有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彭广林.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J].中国出版,2015(8):43-45.
[2]冷冶夫.2014“中国微电影微盘点”[J].当代电视,2015(1):82.
[3]周建新,王珏.发力源、着力点、实施面:传媒艺术教育中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三论[J].現代传播,2017(3):153-156.
[4]燕道成,周亚梅.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2013(7):142-143.
[5]张会军.全面务实推进发展 促进电影人才培养[J].当代电影,2012(9):120-123.
[6]高有祥.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2017(3):148-152.
[7]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21):21-25.
[8]李博.“互联网思维”下的电影教育[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10):111-120.
[9]刘利民.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的教师培训行动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7(5):75-77.
[10]陈薇.从定制到体验: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东南传播,2015(12):11-13.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简介:陈小娟,女,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媒介发展研究;涂航英,女,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