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前教育从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开始
2018-07-26杨三喜
杨三喜
两会期间,学前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会内会外舆论热议学前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团队借助大数据舆情系统,对两会教育舆情热点进行分析,发现学前教育在2018年全国两会教育主题词排名前十五中高居榜首。
去年发生了多起幼儿安全事件,使得幼儿安全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如何保障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不少地方都给幼儿园装了视频监控,希望用无死角、全时段的监控来保障幼儿安全。技术手段能够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但保障幼儿安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家长放心安心却不能过度依赖技术。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修改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的原因所在。
学前教育面对的最大现实是什么?近年来,国家虽然提高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学期教育投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仍然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如果要实现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毛入园率达到85%的目标,并达到每个班“两教一保”(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的标准,教师缺口为71万、保育员缺口为76万。根据国家卫计委对今后人口的预测,到2020年还要增加431万名入园幼儿,到那时教师缺口将达100万,保育员缺口达90万。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如何填补巨大的教师和保育员缺口无疑是发展学期教育的关键。
然而,另一个严峻的现实则是,幼师职业缺乏职业吸引力。工资低、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工作辛苦程度与待遇不匹配,难以吸引优秀和留住优秀人才。尤其在民办幼儿园,低工资、低待遇,一个幼儿老师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难以安心从教、从保。而且由于发生了个别的幼儿安全事件,社会中弥漫着对幼儿园教师不信任的情绪,更影响了幼教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一边是人才缺口巨大,一边是行业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幼儿园不得不降低入行门槛,降低招聘标准,从而加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带来安全隐患。在幼师和保育员缺口巨大的情况下,严格资格准入以及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认识到,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让家长放心安心,师资是关键。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学前教育发展时,增加“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正是对师资问题的积极回应。
保障幼儿安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解决培养机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提高幼师的收入待遇和地位,提高职业吸引力。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元,甚至比一個幼儿的托管费还低,怎么吸引优秀人才,又如何保障幼师能够饱含耐心和爱心去照顾孩子?
对此,要在公办幼儿园内,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取消编制内外教师待遇差异,确保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在解决公办园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同时,还必须维护好民办幼儿园教师权益,让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也能够体面生活、安心从教。改善待遇之外,还必须提高幼师的职业地位,与中小学教师执行统一的工资标准和职称评定体系,为幼师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如此,方能让幼教行业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在填补人才缺口的同时,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幼儿安全。(作者单位: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