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2018-07-26张占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体育教学初中

张占峰

摘 要:体育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比较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本文将分析学生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学生主动性比较低的原因,提出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 策略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学习效果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参与性不高。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这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一、学生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主动参与是学生自发参与学习的行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可以让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策略,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体育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心理、思想上的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回答,还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等方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教师主导相互结合的表现,让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达到统一水平,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能的重要课程,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当前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校升学率,不惜将体育课程取消,在体育课程安排其他课程。体育课程是学生亲近自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愉悦身心。加强学生学习参与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等,符合素质的本质要求。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依据相关的教育调查研究显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效率比被动接受的学习效率要高出三倍,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学习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主动参与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主动参与性不足说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主要就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稳定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基础。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学习积极性下降,主动性难以得到提升,形成恶性循环。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还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趣味性、灵活性、多样性,很难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主动性参与性更是比较低。

(二)学生缺少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之指出,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近几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新课程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依然受到限制,许多教师依然侧重与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仅仅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主体性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单方面的教学活动依然占据主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习好每一个动作,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与学生交流就是告诉学生怎么摆放肢体,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到比较疲惫,丝毫感觉不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有的教师为了完成学习目标,会压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教學评价模式单一

初中体育教学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单一,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课程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体育测试与测评。这种评价方式片面关注学生的技能,忽视学生身心素质,注重对学习结果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建立多元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中的进步与闪光点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教师若是想要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要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深入研究初中体育教材,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比较低,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体育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依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一点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要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需要注意,强制灌输给学生思想、学习内容是不对的,教师应该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给学生发言权,让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切教学行为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怎么安排,学生就怎么做,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式要具有针对性,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800米跑步的相关测试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正式测试之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对学生的身体能力、跑步能力进行了解,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加强实际训练,训练之后再进行测试,比对两次测试的结果,认识到学生的进步程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叶晓燕.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2):69,76.

[2]尹航.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3):105-106.

[3]夏海红.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3,(17):121-121.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体育教学初中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