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效果

2018-07-26姚玮玮

大医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个体化肠梗阻胃肠

姚玮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安徽合肥 230000)

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化疗治疗,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易出现肠梗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并发症具有较高的风险,会引发水电解质、酸碱等的失衡,导致患者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及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休克,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及患者的痛苦,对治疗及预后效果产生严重影响[2]。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快速改善肠梗阻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评价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9.5±7.2)岁,化疗间歇期21~51 d,平均时间(36.1±10.6)d;治疗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70.1±6.4)岁,化疗间歇期21~50 d,平均时间(36.5±11.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在患者均经腹部X线、腹平片确诊为肠硬阻;且所有不同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腹胀、停止排便及排气等临床症状。

表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SAS(分) SDS(分) 肠梗阻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治疗组 20 4.2±1.2 4.1±1.0 3.9±1.2 6.6±1.4对照组 20 6.9±1.5 6.5±1.5 7.1±1.5 11.4±1.8 t 6.286 5.954 7.450 9.414 P<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胃肠减压、禁食、间断胃管、中药扶正理气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病情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个体化护理措施。病情护理: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容量进行调节,积极预防脱水及胃液分泌。定时记录患者腹痛部位、程度及其他异常现象,便于及时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及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预防误吸而引起的窒息;记录好呕吐次数、呕吐量及呕吐物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营养支持:肠梗阻24 h内,患者必须要实施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每天补液量:2 500~ 3 500 mL;TPN:8~ 13 d,逐渐过渡到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促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恢复进食。胃肠护理:及时向患者解释清楚胃肠减压、禁食原因、目的及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将减压管插入40~60 cm,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鼻咽部黏膜。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胃管护理:在胃管注药前,及时排空胃肠,在注药期间,对患者排便、排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情况进行观察,如上述症状无法耐受,及时停止胃管夹闭,继续实施胃肠减压。停药两天后,再次注药。饮食护理:每天两次实施口腔清洁护理,指导患者口腔咀嚼练习,促进食欲恢复正常。在拔出胃管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性食物,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改变饮食结构;在进食过程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指导排气操,预防肠黏连现象;指导其适当的体育锻炼,禁止剧烈运动,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运动。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负面心理(SAS、SDS)、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总评分≥85分为较满意;总评分70~84分满意;总评分<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较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负面心理、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较满意15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5%(19/20);对照组较满意10例、满意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70%(14/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 0.05)。

3 讨论与结论

胃癌潜伏期较长,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明确诊断时患者多已到达晚期,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且需要术后给予患者6个周期的化疗,即每两个化疗周期中间保留一定的间歇时间,通常在21 d。但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化疗间歇期患者易出现肠梗阻,从而增加肠内压力,影响治疗效果。此时,不仅需要实施对症治疗,还要给予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以便于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尽快康复。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情特点,对患者全面情况进行了解,从心理、操作、饮食、锻炼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护理,疏导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为接下来护理措施做好铺垫。结合上述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肠梗阻胃肠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