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8-07-26蒲琳倩臧冬梅
李 伟 蒲琳倩 臧冬梅 张 红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400)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在其病程中,患者极易伴随一些负性情绪,多表现为焦虑、抑郁[1]。本文对本院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量表筛查,调查冠心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病率、发病特点及轻重程度分布,以期望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双心疾病的认识,促进临床医生对冠心病这一常见慢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81例,年龄37~87岁,女性236例,年龄37~92岁。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标准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内科学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者;知情、同意参与问卷调查者。
1.4 排除标准
存在精神疾病史;存在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影响精神状态的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调查问卷者。
2 方法
2.1 调查方法
所有符合入选的冠心病的患者分别采用《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推荐的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量表进行调查。GAD-7评分0~4分为正常,5~9分为合并轻度焦虑状态,10~19分为合并中度焦虑状态,≥20分为合并重度焦虑状态。PHQ-9评分0~4分为正常,5~9分为合并轻度抑郁状态,10~19分为合并中度抑郁状态,≥20分为合并重度抑郁状态。评分过程由经过培训的心内科医师协助完成,有阅读、理解障碍(包括视力障碍、文化水平低等)者,给以一定的帮助并给予统一的解释。
表1 不同性别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比较[例(%)]
表2 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生率比较[例(%)]
表3 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严重程度的分布情况[例(%)]
2.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不同性别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发生率比较
不同性别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发生率比较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分布情况比较
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的分布情况,见表3。
4 讨论与结论
本调查反应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总的发病率为31.89%,这一结果也反应了在临床中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医患双方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调查发现,轻度焦虑占比59.63%、轻度抑郁占比78.79%,轻度负性情绪在患者中最为常见,也正是由于临床情绪因素不是十分明显,医患双方也更容易忽视冠心病患者伴随的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忽视这些负性情绪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总之,冠心病患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们要在关注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由过去认为疾病是单纯躯体发生病理改变的一种表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重视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加强社会支持等多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