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2018-07-26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安徽指标

王 芳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51)

体育产业是一项依托资源优势的新的绿色产业,具有低消耗、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点。安徽体育产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在多年的沉淀发展中,当前已成功从一般产业转向支柱型产业。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近些年中国也有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2006年学者杨再淮针对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及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相关研究;2008年学者钱伟针对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得出体育产业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全民健身的发展。然而,国内学者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少对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关因素的研究,尤其是两者的数量关系的定量研究。因此,选取2005年-2014年这十年安徽体育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安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具体的数量关系,为安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既满足了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也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见表1。

表1 2005年-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安徽省体育局

如表1所示,2005年-2014年安徽省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体育产值从2005年的46.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54.96亿元;体育场馆、体育运动人口得到明显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诸多就业机会。此外,体育彩票业快速发展,2014年体彩销售额达46.1亿元。与此同时,安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税收的贡献也在稳步提升。据对全省700家企事业单位税收数据统计,2013年合计实现税收总额3.92亿元,比上年增加1.31亿元。

2安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很多方面的指标。为了确切衡量体育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从多方面入手选择有效的衡量指标,以此构建综合型的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笔者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明确下述7项内容为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水平的重要指标:X1为体育产值(亿元), X2为体育产业从业人数(万人), X3为体育场馆(个), X4为体育彩票销售额(亿元), X5为体育系统职工数(人), X6为体育人口(人), X7为运动员裁判员数(人)。7项指标都可作为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反映指标,随着指标值加大,意味着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情况就越好。收集整理数据,得出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综合评价的原始数据,详见表2。

表2 2005年-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原始数据

注:资料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表2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表3的解释总方差表。

表3 2005年-2014年选取的原始数据解释的总方差

通过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两者的特征值分别为4.723、1.519,解释原变量总方差分别为67.478%和21.693%,这两个成分当中已包含89.17%的原本变量数据信息。因此,7个原始变量可通过这两个成分来代替,用此分析2005年-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详见表4。

表4 2005年-2014年选取的原始数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注: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从表4可知,两个主成分各个指标的得分系数,结合表3可以得到各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由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确定综合评价函数F)。

F=(0.54683×F1+0.34488×F2)/0.89171。

根据计算公式,将2005年-2014年体育发展的各个指标代入综合评价函数,计算出各年分的总得分F,见表5。

表5 2005年-2014年选取的原始数据总方差

从表5可知,安徽体育产业综合发展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近十年来安徽体育产业稳固发展,特别在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各项指标增势迅猛。

为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安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引入了回归分析法。选择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关键指标,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水平,也要以经济发展为支持。文章用自变量X来代表安徽体育产业综合发展度,用因变量Y代表安徽生产总值(表6),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表7的结果。

表6 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X与生产总值Y

注:资料来源:X表示安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Y表示安徽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安徽统计年鉴》

表7 2005年-2014年安徽生产总值与体育综合发展指数的回归分析

从表7的检验结果可知,将计算出的体育发展综合指数以及安徽国内生产总值带入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经检验F=177.402,p<0.001水平,因此回归模型显著。其中调整R2=0.951,说明模型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可以解释95.1%的总变异。各自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而且F检验也是高度显著的,即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力度较好。从回归系数可以看出,体育发展综合指数对安徽国内生产总值存在显著正影响。

具体回归方程如下:

Y=12268.819+7554.382*X

R2=0.951

3结论及建议

文章通过对安徽体育产业与生产总值间的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经济生产总值也会随之提升。只要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点加1,当地的生产总值会随之增加7 554.382亿元,也就是安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推动效应。在经济发展指标中,体育产值和就业人数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0.54和0.34。从安徽体育产业综合发展度中可以看出,体育彩票销售额及体育人口优势不显著,这可能和省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体育消费偏低、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有关。从整体上看,安徽体育产业在十多年的发展中进步显著,但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体育产业在安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贡献率不足。2005年-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变化不大,徘徊在0.5%-1%左右,2014年安徽体育产业贡献率为1.69%,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对安徽体育产业本身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3.1制定更为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

在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大多由民营企业控制或经营。如美国、英国、德国,私人投资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占到75%左右。中国还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安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不充分,大量体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安徽体育产业应该由过去的以政府为主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机制转变。从金融、税务、财政等方面给予体育产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企参与到体育培训、健身娱乐、体育旅游等领域中。对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发展采取优惠政策,拓展融资渠道,推动整个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2激发体育消费潜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从2005年-2014年数据中可以看出,安徽体育人口增速缓慢,各种体育产品及培训的参与量不高,人均体育消费不足100元/年,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目前,安徽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彩票、体育健身等方面,城市体育消费高于农村。而体育消费是拉动体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扩大体育消费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体育消费潜力,将形成实质性贡献。一方面,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积极推广和普及体育运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和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社会和市场力量,建设多样化健身场地和设施,利用信息化实现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共享”,为体育健身、康复、娱乐表演提供场地、指导等服务。 在农村地区开展体育咨询指导、器材租赁活动,大力推动体育消费,充分发挥体育消费潜能,形成实质性贡献。

3.3各体育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

目前,安徽各地区及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为缩减地区及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安徽省内产业功能区进行合理分工,以省会合肥为中心,依托场馆、人才等优势,继续抓好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培训、体育中介、体育资产经营等产业;在皖江城市带,重点抓好羽毛球、球类、室外球类综合器材和流动场馆研发等企业集群,做大做强品牌产品;在皖南示范区,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太平湖为依托,继续推进户外营地建设和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中高端体育休闲产业,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和体育产业基地;在皖北,以民俗体育文化为重点,结合健身气功、武术和旅游文化产业,做好体育产业的推广和产业化工作 。

只有各体育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构建成一个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才能更好地推动安徽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测到,随着安徽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安徽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