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齐陶说戏
2018-07-26孙涛
孙 涛
听齐陶先生说戏是一种文化享受,今年春节过后,我便美美地享受了一番。我坐在齐陶先生家中,客厅里花盛、叶绿,春天分明被齐陶夫妇早早地迎到了家中。齐陶的夫人、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田桂兰女士,将一套考究的茶具置放于茶案上,并时不时起身给客人的茶盅里添上浅浅的一盅香茶。那天我是带着晋祠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徐炳林夫妇和影视剧演员宋林喜先生一道去拜访齐陶先生的。徐炳林先生创作了一部晋剧,他请我做顾问,因为我“顾问”不了这种戏剧剧本,便在年前将剧本转交齐陶先生,并说明了请他“顾问顾问”的意思。此番约好,我领作者前来,就是要听齐陶先生谈谈对剧本的意见。齐陶先生早已读罢剧本,期间他侃侃而谈,谈世界上不同的戏剧理论,说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和演变,并结合这个剧本的问题,由面到点、由点到面、条分缕析地点拨剧情。田桂兰女士不时插上几句话,夫唱妇随。这堂面对面的专业课,让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而去。
认识齐陶先生是在1974年的秋天。那时,我在太原市北郊区通讯组工作,除了写通讯报道,还爱写点理念化的小诗,或图解政策的散文、小小说等在省市报纸上发表。时任区委书记的白玉由于省里要搞农业学大寨戏剧调演,便要求我为区上的晋剧团写一部戏,力争能参加调演。为此,我钻在家里开始闭门造车,果真就写出来了,剧名为《山红》,描写的是一位生产队的女支书,手握红宝书站在高坡上,带头学大寨,挥手指方向。这部戏由区上的剧团排出来了,女主角唱得好,还参加了市里的汇演,又被选中参加省里的调演。某天,区委书记白玉请了省市的戏剧专家来帮助区上的剧团提高,一位是省里的戏剧家张万一先生,一位是市文化局局长张焕先生,还有一位随行的中年戏剧家便是齐陶。我是编剧,自然被邀请参加座谈会,与政工组和剧团的领导,还有《山红》的主要演员一道聆听三位专家指导。
20世纪80年代伊始,国人迎来了文学新时期。我的创作应该是重新开始的,而齐陶的创作,应该是重新上路的。齐陶年长我十岁,曾受业于著名戏剧家曹禺和戏剧理论家谭霈生,那时便有创作戏剧的实践。当文艺界摆脱“三突出”的禁锢后,当年学到的戏剧理论自然就让他回归老路了。那阵子市里文化局开会,我和齐陶经常见面,齐陶常有妙言奇句冒出。一次,他谈到编剧的职业时说到:这编剧的功夫,最重要的就在于在肚里编。我从这句话中得到了启发。那时我正创作长篇小说《朱衣道人》,写作大纲不太满意,齐陶的戏语,让我顿悟。于是,再次翻史书了解傅山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肚里有货可编了,写作也就顺理成章了。写小说与写戏剧剧本,看似非同道,实则也同道,创作这种事儿虽然门类不同,对作者而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
后来与齐陶先生渐熟,也知道了一些他的身世。他的父亲在阎锡山时期的政权中担任过不少职务,但实际上却一直是中共的地下党员。他父亲有许多被历史淹没的故事,如果写成电视剧,大约比《潜伏》还要复杂。但其父在1949年太原城即将被徐向前大军攻破之前,因身份暴露而牺牲,他以生命中鲜红的热血,为齐陶留下了烈士后代的身份,齐陶也从父亲的血液中传承了机智与忠诚。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再没有尝试戏剧剧本的创作,转入了其他领域,但我一直敬重搞戏剧创作的朋友。小小的一方戏剧舞台固化了戏剧的表现空间,而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故事全得在这一方固化的空间去表现、去完成,而齐陶先生就是位很会做这种活儿的大编剧。他创作了很多戏剧剧本,几乎个个精彩,个个打得很响。即便退休了,也还在写作,真有点生命不息,编剧不止的味道。他的一些剧本也成了剧团的看家戏,几代演员也在齐陶先生的戏中获得了成长。
齐陶究其一生还是一介书生,没有在官场上谋求高位以享权重之威,也没有在商海中博击戏水以图钱财之乐。其平生真正的乐趣,就是写戏,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他始终钟情于戏剧创作艺术,夫人田桂兰也献身于晋剧表演艺术,在二人的戏剧之家中,还有什么比戏剧更重要的话题和事情呢?
时光总是如流水般默默流去,我一直在太原市工作,齐陶先生后来调到省文化厅。虽然见面渐少,但其戏剧作品却时有耳闻。如今我已至古稀,齐陶先生也快到耄耋之年了,他要将以前创作的许多剧本整理一下印制成册,并邀请我为其写则小文。我无力评价其作品,只写了点零碎的旧事旧闻。上述文字所记,有的年代久远记之不准、述之不确,属“戏说”一类,但“戏说”不可为题,好在此文由听齐陶说戏开笔,故用此标题。如题,听齐陶说戏是一种文化享受,期待晋祠文化研究会在推出他们那部晋剧时,我能陪同编剧再去听一次齐陶先生说戏。
征稿启事
《戏友》是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创办的文化艺术研究类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4-1380/J,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0085。《戏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戏剧理论研究、戏剧评论和戏剧创作,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戏剧艺术,繁荣戏剧事业。主要发表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文化广度的理论研究文章,兼顾戏剧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剧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本刊主要栏目
(1)文化视点:对艺术现象、艺术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院团建设、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文章。
(2)戏剧专论;剧坛扫描:新近演出的或经典戏剧及其他艺术作品的评论文章。
(3)回顾:有关剧史、戏史、史话、文物等方面的文章。
(4)人物:业界名家新秀的传记评介等文章。
(5)艺术教育: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文章。
(6)杂谈:文化领域的其他随笔性文章。
(二)稿件要求
稿件要有良好的文字表现,见解独到,有深刻的理论思考。来稿以5000字以内为宜,未曾在国内外媒体(报刊、图书、网络)等公开发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
(三)投稿须知
来稿请在电子邮件主题栏注明“投稿: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发送到本刊投稿邮箱:xiyoubianjibu@sina.com。请同时提供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联系地址、邮编、电子信箱、电话号码等。
(四)本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351—4845968
编辑部工作QQ:2650366854
本刊将对所有采用稿件进行编辑技术处理,如作者不愿接受,请在来稿时声明。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一旦采用,寄送样刊及稿费。
《戏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