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2018-07-26许剑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鼻咽体温手术室

许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因受到麻醉剂、手术室、患者自身因素等影响,手术患者经常出现低体温的症状,进而增加了出血、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讨论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入组后根据分组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②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良好;排除标准:①患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②近期患感冒的患者。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6.0±3.3)岁,体重43~71kg,平均体重(57.0±6.2)kg,手术类型有甲状腺切除术、肠梗阻手术等;研究组患者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5.0±2.9)岁,体重43~73kg,平均体重(58.0±6.4)kg,手术类型有甲状腺切除术、肠梗阻手术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研究资料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术前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长托宁,剂量为0.5mg~1mg。在完成气管插管后采取机械通气,促使患者吸入七氟醚,利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肉的松弛度,在使用之前先进行溶解,静脉单次注射给药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推注异丙酚,在手术结束前一个小时不再使用任何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采取常规手术处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采取保暖手术处理措施:①在手术结束前一个小时将手术室的温度调制为约26℃;②对患者裸露的皮肤进行遮盖做好保暖措施,保温使用气毯;③在输血及输液时使用电子加温仪;④对使用的冲洗液利用水温浴箱提前进行加热,将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7℃。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2)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

1.4 统计学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s)

分组(n) 鼻咽温度(℃) 完全清醒时间(min) 拔管 时间(min)对照组(50) 34.1±2.0 74.8±5.7 22.8±1.7研究组(50) 36.9±2.4 45.4±3.1 15.2±1.1t4.008 20.263 16.785 P<0.05_<0.05_<0.05

2.2 术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的比较 [n(%)]

3.讨论

在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温症状,手术患者在发生低温症后对心脏活动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对患者血压、氧气消耗等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有研究显示,在低温的状态下患者器官组织代谢会逐渐降低,虽然也起到了保护器官组织的目的,但是会导致凝血机制紊乱、免疫功能受限等,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3]。

在手术过程中引起低温症主要有以下因素:(1)麻醉剂:患者在全麻的状态下是完全没有意识的,因此肌肉松弛产热也随之下降,同时麻药也具有血管扩张的作用,提高了机体散热功能,随机体温下降[4-5]。全麻手术的时间均在3h以上,一般手术的时间也在2个小时以上,患者长期处于麻醉的状态下从而导致机体体温下降;(2)手术室环境: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其体温也受到手术室温度的影响,目前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手术室一般会配置空气净化层流设备,其目的是促使手术室的空气在短时间内产生对流,空气对流会降低患者体温;(3)大量输血:在手术过程中当输入大量血液及液体时,在进入机体内会产生冷稀释的作用,不仅降低了机体的体温,甚至还会吸收机体内的热量,对热量的消耗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经本次研究发现,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后有效的保证了鼻咽温度、缩短了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也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维持在正常的状态。患者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发生低温症是很严重的一个情况,发生低温症后会延长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当低温症严重时甚至出现抑制窦房结、心肌传导系统的现象,进而降低了心排血量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气毯、输液及冲洗液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将手术患者体温控制在正常状态,降低了低温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后有效的保证了鼻咽温度、缩短了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也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鼻咽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