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7-26范海燕沙燕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护患神经内科精细化

范海燕 沙燕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通 226500)

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增强,同时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病程持续时间长,还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功能障碍问题,因而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尤其是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复杂度[1]。传统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已经无法与当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实际要求相符,也难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亟待找到能够符合多元需求的护理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显著提升了护理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实现的效益与效率的综合提升[2]。为进一步探究精细化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此次研究将对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神经内科的50例研究组患者都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45.2±4.7)岁;同时在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1~80岁,平均年龄(45.5±4.4)岁。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入院接待、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应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包括:

第一,服务理念精细化。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当中,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共同探讨以及发现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便提出合理化的护理措施。但是有很多护理人员,没有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整体护理工作都是在被动状态之下开展的,不能主动与患者进行密切互动,不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降低了护理质量。对此,在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科室领导要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与讲座和学习培训活动,提高护理工作的专业操作能力,掌握护患交流方法,树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保证护理工作人员能够用主动自觉的态度投入精细化护理工作,将服务观念和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第二,人员管理精细化。将精细化理念作为指导,对科室内的各个护理岗位进行明确以及人性化的岗位职责划分。有效推行分层负责式的人员管理策略,具体按照:护士长负责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控护理质量,同时对各项护理工作的实践情况展开科学监督;责任组长负责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督促和引导组内护理人员认真完成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操作,与此同时,加强对患者病情状况的观察,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发现患者存在的消极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助理护士负责为患者实施生活护理服务,陪同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及时将有关标本送检。为了更好的满足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要求,在安排班次上适当增加夜班值班护士人数,保证护理质量。

第三,工作流程精细化。(1)精细化生命体征监测流程。为避免护理时间与血压等指标监测时间交叉重叠或影响患者正常休息的情况发生,将生命体征监测时间进行科学化的调整,保证时间安排与患者生理改变相符,同时也为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提供便利。(2)精细化健康教育流程。护理人员按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指导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培养正确饮食习惯,主动参与功能和运动锻炼等活动,掌握消极心理的调控方法。(3)精细化的接待、输液与亲情回访服务流程。在服务流程的安排上,要指导护理人员主动迎接、办理手续、介绍信息以及报告医生,与此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自我介绍,将患者妥善护送进入病房,安置患者休养,为患者介绍相关环境,及时执行护理治疗方案。

第四,管理制度精细化。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是否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影响护理效率和整体质量。对此,要结合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特点,制定和落实人性化管理制度。首先依据工作时间、经验、学历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之上安排护理工作。比如,高资历护士主要负责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与此同时要给低资历护士更多的支持帮助,使其顺利完成相关护理工作的处理。另外,要制定和落实监督制度,监督护理人员的各个护理步骤,使其能够坚决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第五,风险管理精细化。为保证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总结护理管理工作当中的主要风险问题。当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常见风险主要有坠落、文书书写错误、护患矛盾等。针对以上风险,在风险管理时要注意:保证地面干燥清洁,完善病房安全保护措施,设置扶手,降低坠落、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认真填写护理文书,保证字迹清楚整洁,内容填写完整;耐心细致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互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做到换位思考,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第六,质量考核精细化。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评估护理人员的日常操作是否准确规范,及时总结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和及早处理。此外,增加应对突发事件、患者抢救等重要事项上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培养护理人员抢救观念。

护理效果评定方法:观察统计精细化管理前后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文书填写合格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利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获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共分值为100分。90~100表示非常满意,60~89表示基本满意,低于60表示不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此次研究当中获得的所有数据,利用均数标准差以及百分比开展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与t检验。当P<0.05或者P<0.01,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精细化管理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文书填写合格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1 精细化管理实践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对照差异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对照表

3.讨论

神经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该科室当中的患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患者年龄较高、病情较为严重、护理工作复杂、对护理服务要求高等。传统护理管理方法主要涉及到的是基础和常规管理内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患矛盾的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同时难以为患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护理服务。精细化管理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要求相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被动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保证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神经内科护理当中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服务理念、人员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风险管理以及质量考核这几个管理内容,而每一个管理事项都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全程。

此次研究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显著改善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有着极佳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不良事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突出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神经内科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