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体表脓肿133例临床分析

2018-07-26吕欣张天久徐艳朋罗宇俞松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链球菌金黄色脓肿

吕欣 张天久 徐艳朋 罗宇 俞松(通讯作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2017年 期间我科收治的133例体表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统计2014—2017年期间我科体表脓肿患儿133例,所有观察对象均行手术切开引流等外科处理。

1.2 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研究,记录患儿发病季节、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过程及并发症情况。

2.结果

2.1 感染率

133患儿中不同性别、年龄、部位、发病季节、居住地、体温的分布特征见表1。

表1 133例体表脓肿患儿的分布特征

2.2 感染病因

8例鳃裂瘘,1例表皮样囊肿,1例淋巴水囊肿,4例皮肤疾病,4例局部注射药物,2例蚊虫叮咬,余患儿无明显诱因。

2.3 病原菌

共送检100例,检出5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29例为耐药菌株;7例化脓性链球菌;3例大肠埃希菌,其中1例为多重耐药菌;3例为多种细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星座链球菌;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血液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缓症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各1例,余病例未培养出细菌。

3.讨论

在本组病例中,婴幼儿有86例,占64.66%。儿童年龄越小,感染的概率越大,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降低。这可能与患儿年龄小,各器官组织发育越不成熟,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其抵御病原菌的能力较弱有关[1]。

本组病例分析发现,多数患儿病因不明。分析考虑由于小儿年龄越小,越无法清楚表达身体不适。同时多数患儿症状不明显,加之家长观察照看不仔细,往往无法早期及时发现。本组病例中83例(62.41%)患儿无发热病史,家长未能早期发现,直至形成局部脓肿甚至出现全身感染症状才被发现。已明确病情诱因的多数为局部合并原发病,如鳃裂瘘、表皮样囊肿、淋巴水囊肿等疾病。有研究显示儿童颈部脓肿多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及鳃源性瘘管或囊肿引起[2]。或有局部注射药物史,蚊虫叮咬等。

本组病例中有100例(75.19%)行脓液细菌培养,21例(21%)培养阴性;79例(79%)培养有细菌生长,其中5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29例为耐药菌株。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其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效果良好。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或怀疑脓肿形成,可行彩超检查或局部穿刺明确,如果确定脓肿形成,及时引流是治疗的关键[3],因为一切抗生素治疗均不能替代切开引流。对于脓液培养阴性或未进行培养的病例,可能与患儿在送至我科前已行积极抗生素治疗有关,可以根据经验使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效果良好[4]。对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常规检查[5]。

同时本组病例中农村患儿比例较大,占60.9%。考虑一方面我院位于贵州遵义,医院所辐射周边地区多为农村,患儿比例较高[6]。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大量留守儿童,多由老年人抚养,其知识观念陈旧落后,甚至部分存在迷信思想,不信任科学。同时许多老年人精力不足,抚养多个儿童,许多感染性疾病未能早期发现。加之居住地较为偏远,卫生条件差,容易引起感染,但就医不便,医疗水平低,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最终形成脓肿。待到疾病严重后,才到市区上级医院就诊。

针对目前情况,我们应普及相应健康知识,提高国民素质,讲究卫生,加强监护,提高基层医师水平,改善基层就医条件,规范临床操作规程[7],减少儿童感染几率,或即使感染,及时、正确处理,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猜你喜欢

链球菌金黄色脓肿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A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