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术麻醉临床分析体会

2018-07-26王艳丽疏春利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腰麻芬太尼计数

王艳丽 疏春利

(安徽省黄山市中医院 安徽 黄山 245000)

对于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该选择哪种麻醉方法尤为重要。由于这种疾病患者的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都有所下降,采取椎管内麻醉会导致硬膜外血肿,引发严重的缺血、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如果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其麻醉药物会经过胎盘影响到胎儿的呼吸循环[1]。为了研究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连续腰麻以及全身麻醉的不同效果,我院对2016年9月—2017年10月进行剖宫产术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进行剖宫产术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了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缓和年龄在23~32岁,平均(26.9±4.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4~33岁间,平均(27.2±3.5)岁,组间一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行2min给氧去氮,增加其氧储备量,用TCI血浆把控输注5mg/L的丙泊酚,再用TCI血浆把控输注5μg/L的瑞芬太尼,0.60mg/kg的罗库溴铵,对患者进行快速诱导,压迫其环状肋骨以完成插管。术中用TCI血浆把控输注4mg/L的丙泊酚,再用TCI血浆把控输注4μg/L的瑞芬太尼。于手术结束之前10分钟内对患者静脉给予10μg的舒芬太尼,为患者接静脉镇痛泵。

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腰麻。产妇取左侧卧位,选择L3-4间隙,用腰麻针穿刺到蛛网膜的下腔,知道可以看见脑脊液的溢出方向,在距离蛛网膜的下腔3cm处放置微导管。固定好导管并让产妇保持平卧姿势,经由微导管将8mg(5ml)0.5%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注入蛛网膜的下腔,观察10分钟以后,于测麻醉平面T6时开始手术,于手术结束前的10分钟内对患者静脉给予10μg的舒芬太尼,术后将连续腰麻管拔出,为患者接静脉镇痛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来对数据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χ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出血量2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的比较(±s)

分组例数 血小板计数(×109 /L) 出血量(ml)观察组30 60±21 235±43对照组30 81±28 279±57t值 / 4.2426 4.3575 P值 / <0.05_<0.05

2.2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优良率的比较

对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优良率进行对比表明,观察组(93.3%)高于对照组(70.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优良率对比表[n(%)]

3.讨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妊娠前血小板情况正常,而妊娠期血小板低于正常值(100×109/L),其抗血小板的抗体呈阴性,凝血功能与肝肾功能正常,血小板情况于分娩后恢复正常。全身麻醉虽然具有较好的通气和呼吸道控制、代谢速度快、起效快等优点,但是也因许多缺点。这种麻醉方式容易引起插管的不顺利或者失败,反流误吸,使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受到抑制。连续腰麻放置导管于蛛网膜的下腔,对其持续注射较小剂量的镇痛药物或者麻醉药物,以维持对脊髓的麻醉作用。这种麻醉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其操作简单、根据脑脊液的回流来对导管的位置进行确定比较容易、调节其麻醉平面比较方便、小剂量的局部麻药以间断方式持续麻醉不易干扰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方面。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连续腰麻具有非常明显的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连续腰麻,可显著减少出血量,改善血小板计数情况,同时可以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麻芬太尼计数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古代的计数方法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这样“计数”不恼人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