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
2018-07-25冯厚群
冯厚群
【摘 要】 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成为在素质教育下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互动是“教”和“学”过程中双方的交流、发展和思维的碰撞。在课程教学中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本文就简单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几个可行途径,以期共享。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基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而互动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跟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动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默契度,更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下面,简要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要求教师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許多教师虽然明白这一理论,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没有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位置,有的教师任然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从而让有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的感觉,师生关系就会变得疏远,角色分明。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将自己的想法和老师同学分享,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在课堂上,教室也可以分享与文章有关的趣事,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创设良好的互动教学气氛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不可侵犯的威严和地位,学生对于教师来讲,也一贯是敬畏和服从,这样的教学课堂,学生可能会战战兢兢,整个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当然,在如此的不够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常常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条条框框的禁锢,加大师生互动的环节,增进师生互动的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关系和情感,这样一来,教师的地位并非神圣而不可打破的,而是变得十分有情感、有亲和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课文时,能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划分一些角色,要求学生扮演这些角色,还能够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排演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模式下,教师起到了组织、指导的作用,在指导和点拨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的环节。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和谐,情感越来越密切,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更加民主化。试想,学生在这样的互动氛围中自主思考、学习探究,定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以提问教学的形式提高互动教学质量
从本质上来讲,学习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无论让学生学会某一个知识点,还是要掌握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应当借助互动教学模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的探究活动,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为质疑跟提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提问过程中将质疑的因素渗透其中,启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知识跟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性思考问题的技能。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论语》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能够适当地扩展文本的知识,在牵涉到孔子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师能够提问学生:“孔老夫子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没有任何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对孔子的人生哲学理念进行引申,且结合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孔子的一部分偏激看法进行辩论,进而让学生对孔子的一些观念进行辩证地看待,并非一味地相信。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体现“双向提问”的作用,立足于“教师问和学生答”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生问和教师答”的模式提高互相效果。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设计多层次、多视角、巧妙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问题,都应当立足于文本知识,并且密切地联系实际生活与教学知识,以使提问具备显著的思考性与启发性。
四、实施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一阶段中,学生逐步地形成了稳定的个性,并且一旦形成,常常难以改变。由于目前学生所处的时代物质生活较为丰富,因而使学生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性,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也成为我们高效化分组合作学习的契合点,教学时,我们尽量把握住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此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例如,在分组学习《桃花源记》这一篇课文时,在分解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让不同的学习小组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每个学习小组的任务(描绘人物、表演任务、朗诵任务)都是具体的,在若干个学习小组的互动之下,再现文章的情境,演绎人物语言和活动场景,加上描绘与旁白,分别再现不同的课文场景。如此一来,学生将会加系统、细致地把握文章内容。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生尽情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与优势,既有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的个性发展,又有相互学习、交流、沟通与团队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既体现了了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也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五、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在班级中有开朗好动的学生,也有内向害羞的学生,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之间都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应该注重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感悟和体验,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可以开展不同的互动方式。由于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位同学,教师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一个人,较外向的同学就会受到更多关注,教师往往会忽略了性格内向的一些同学。但是师生的互动不能只是与一部分学生互动,而是要照顾到多数同学。因此教师要实施多种互动方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比如可以先让不常发言的同学尝试朗读课文,慢慢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实施多样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互动气氛,活跃互动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有效的沟通、和谐的互动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潭.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3).
[2]孙国慧.基于互动教学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5(29).
[3]李金霞.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