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能运动安全防护策略探究
2018-07-25袁小雪
袁小雪
【摘 要】 运动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元素。科学的、适合儿童的体能运动,能使儿童的体格更加协调的发展,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基本活动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对兒童的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运动中还能培养儿童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合作、乐观的态度,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发展健全的人。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运动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往往因为偶然出现的运动安全事故的顾虑而使幼儿体能运动活动不能深入的开展。在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运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做好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各个环节的把控,通过观察、实践、总结探究出幼儿运动安全防护的有效策略,从而推动幼儿体能运动活动更安全深入的开展,促进幼儿健康、协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体能运动;安全;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一、选择符合幼儿运动水平和能力的运动活动
归结以往偶然出现的运动损伤的安全事故,其中不乏因为不了解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水平,而让孩子进行了超出年龄水平和自身能力的难度较大的运动而出现损伤的案例。例如,3-4岁的幼儿,运动指标要求双脚连续向前跳2米,如果给幼儿制定跳5米,幼儿在运动水平和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体力不支、动作不稳进而出现摔倒等不安全的情况。还比如让孩子做不符合幼儿本身运动水平的大幅度动作,容易引起肌肉拉伤的情况。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运动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对幼儿、教师及家长的心里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广泛的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运动水平指标,同时关注孩子个体的运动水平和能力。选择符合幼儿运动水平和运动能力的运动活动,是幼儿运动安全防护的首要策略。
二、运动器械、场地的适宜选择
幼儿体能运动时所处区域的场地以及涉及到的器械、设施设备的适宜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运动前要实时的查看场地,确定运动的区域范围,检查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中要确保场地平整,预见幼儿在场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如:幼儿可能会到塑胶运动场地外的花坛区域、鹅卵石小路等地方,预见到这些情况后以便在活动前的安全提示中有的放矢的给幼儿提出要求。同时,还有器械、设施的安全:一是要确定运动中幼儿需要使用哪些器械,用到哪些设施;二是实时查看要用到的器械、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幼儿安全;三是查看运动场地周边其他器械、设施的安全性,摒弃已破损的器械,对于有故障的运动设施及时封锁、及时清除。从环境、材料等外部因素上全方位保障幼儿安全。
三、做好幼儿的运动安全教育
幼儿对于安全问题的认知经验较少,做好幼儿安全防护,还必须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运动前,首先针对要开展的运动,教师要介绍清楚规则要求,让幼儿明白体能运动项目的玩法。孩子们在清楚了体能运动的规则要求后,才能以共同的目标要求参与运动,才能保障运动环节有序、顺畅的开展。再次,必须明确的告知幼儿所开展的体能运动项目的注意事项。比如,走平衡木时要保持平衡,要认真的“看路”;椅子上行走时要踩在每个椅子的中间行走;跨越障碍时要瞅准障碍物……同时,幼儿运动安全事故中因在运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摩擦、冲突、推搡等造成的不安全情况也常有发生。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运动前都要给与幼儿友好、和平的观念渗透,告知小朋友遇到问题要及时告诉老师,告知幼儿当其他同伴在运动时不能影响他人、更不能推搡别人。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幼儿园老师就一定要教授孩子一些关于安全的意识,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幼儿在园期间,老师的眼睛不可能一刻不停地盯着孩子,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事例、图画或者是故事来告诉他们安全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的安全意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提示时,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演示、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更直观、更有效的了解安全知识。
四、时时关注,有效把控
生活中的不安全事故、意外伤害总发生在不经意之间。在做好幼儿运动安全防护的工作中,成人在幼儿运动过程中的有效监护也非常重要。在幼儿园的体能运动活动中,两三名教师通常要看护的是几十名幼儿,要确保每一名幼儿都在老师的活动范围内,要合理安排同一运动区域同一时间段活动幼儿的密度,避免出现拥挤现象。同时,在班级教师相互配合的同时也要有侧重的进行分工,哪一名老师重点看护好哪些孩子。而教师也要根据日常幼儿在园的情况甄别出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的孩子,加强防护。教师要对整个运动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或相对有难度的运动环节重点把控。如:幼儿在玩攀登组合爬梯时,教师在要站在较高的较难翻越的爬梯跟前进行重点的保护。
在幼儿园外,家长在和幼儿一起运动时,监护的人儿比是大于或等于1:1的,但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幼儿运动损伤也时有发生。因此,作为家长要切实的负起责任来,带孩子运动或看护孩子运动时要集中精力,有效把控孩子的运动情况,避免和他人攀谈或查看、接打手机等忽略孩子的行为。
五、细心体察,专业护理
幼儿热爱运动,运动时往往情绪高涨,身体机能也会因运动带来变化。每个孩子因个体差异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反应亦有差别。要做到及时的体察和调试还必须具备专业的生理知识。运动中突然停下来休息在剧烈运动中突然间停下来休息是大忌!这会让加速循环的血液淤积于静脉,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晕厥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休克,而长期这么做对身体的危害则更大。因此,万不能在剧烈运动后随意地蹲、坐、躺!
运动后,教师要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了解幼儿运动后的情况,帮助幼儿舒缓情绪,放松身体,回归常态。正确的做法是:在运动结束后,做些放松调整活动。比如说走一走,揉揉腿,调整呼吸等。调整呼吸是最基本的放松活动,缓慢又深长的呼吸能够帮助大脑和心脏快速回到氧气充足的状态,辅助快速恢复疲劳,避免不适。调整呼吸的方法就是采用鼻吸气,嘴呼气的方式,呼气时嘴巴不要张得太大,注意指导“深长缓慢”的动作,也可以伸懒腰的动作为例,配合手臂和上身的伸展还能帮助孩子呼吸得更彻底。
把好安全屏障,让幼儿乐享蓝天,在运动中成长,在运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学前儿童卫生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作者:朱家雄,汪乃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