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教育中职业素养课程的审视和探索
2018-07-25叶艾仲蒙友英
叶艾仲 蒙友英
摘要:职业素养课程归属公共课程范畴,在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审视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是构建延续递进、纵横衔接职业素养课程的前提和依据。当前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呈碎片状,不利于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高职衔接教育中的职业素养课程建设,要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基础,突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系统化提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素养;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235-03
一、引言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和习惯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和习惯是支撑职业人生的具象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可以调整、职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提升,职业行为和习惯则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浸润、潜移默化后的综合体现。
职业素养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1]。
二、中高职教育中职业素养课程现状分析
在当前中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主要通过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通配合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综合的培养教育。两类课程虽融通配合但各有侧重,公共课程侧重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通用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二者融通,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和職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并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自觉地修正和完善。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
职业素养课程是归属公共课程范畴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将职业素养培养教育融于德育课程体系,由礼仪规范、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经济与政治基础等学科课程共同实施。作为学科课程设置,职业素养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出现。
(二)从课程内容的角度
中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单元或模块教学内容重复、课时不多、教学难以深入、因师而取舍内容的现象。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呈碎片状,学生对职业素养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提升。在课程体系中,求职简历、求职书、劳动合同及劳动法规、面试的礼仪和技巧等内容,往往在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等学科课程中重复;在每周2课时的教学进度安排中,教师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特长确定教学深入的程度,擅长的内容显然指导得深入透彻,不擅长的内容难免浅尝辄止。
(三)从课程教育对象的角度
中职生在入学前没有职业素养教育经历,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社会需求设计和规划课程;而高职院校则不一样,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高中生和中职毕业生,两种生源差异较大。课程设计和规划在有的院校区分开来,有的院校则是混合一起。
三、中高职衔接教育中职业素养课程的探索
(一)背景概述
教育部2011年印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必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2]。教育部2015年还颁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3]。”
基于此,在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对口帮扶中高职衔接‘立体交互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中,课题组以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中高职衔接教育中的职业素养课程展开实践探索。
(二)探索实践
1.主题规划,融通配合。依据发展主义课程理论,课题组把学生职业生涯“一般发展”作为课程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定在中职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入职通用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培养教育重点。对德育、语文、体育与健康、职业基础等课程分别明确了教育教学的主题,语文围绕“修身、齐家、爱国、行天下”主题,精选教学文本,引导学生在优秀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德育与职业基础以学生到“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讲堂”轮训为起端,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综合礼仪规范教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就业指导、计算机实用技术实训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了解做为一名职业人应具备的职场礼仪、基本能力与素养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突出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借助校级课题规划职业素养培养要素、设计教学模块,各分科课程职业素养教育目标定位清晰,内容纵横衔接,教学融通配合,形成一个濡染积淀的系统培养教育过程。
2.区分层次,彰显定位。在高职阶段,则以职业提升和社会需求为中心,围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个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设置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职业英语等外围课程,将对学生职业信念教育的层次从敬业爱岗、合作坚持等基础素养向服务全局、开拓创新层面等提升。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引导高职学生形成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
(三)探索反思
1.职业素养是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根系。依据职业信念、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和习惯三个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课题组借助自治区级重点课题研究平台,以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了调研。调研数据对比如图所示。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和素养重视程度排序分别是:专业技能排第一,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排第二,创新能力排第三,道德操守排第四,最后是独立工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素养的三个核心内容占据调研数据的前五位。如用大树理论来描述,则每个人都是一棵树,而树的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要想树长得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也就是要不断地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并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归纳对电子商务毕业生的调研情况,企业对毕业生提出了七方面的职业素养要求:一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守法,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网络礼仪;二是具备网络安全意识,能防范信息泄露,辨别网络欺诈,采用正规渠道实施网络交易;三是具备初步的互联网思维能力;四是具有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五是具有一定的抗挫和抗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六是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七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接受调研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成功比例从另一个侧面实证职业素养之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2.课题研究可成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化衔接的平台。我国中高职衔接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三十多年,已经形成了形式上的对接,但完整的體系对接,除了政策、制度的完善外,深层次的内涵衔接,更需要教育者本身的努力。
职业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内化素养为其最根基的部分。因此,职业素养课程应该是也必须是一个延续递进、纵横衔接的有机体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以其研究内容的针对性、研究形式的灵活性、研究主体的自主性、研究对象的确定性、研究结果评价的客观性可成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化衔接的有效平台。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借助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能有效明确各学科课程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重点,使学科课程纵横衔接。从课程教育对象的角度,借助课题研究,能沟通不同年级或不同专业学生间、中高职院校间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层次,实现课程的有效延续和递进[4]。
3.职业素养课程衔接需要规划理念作支撑。职业素养课程是要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5]。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无论是教师教学间的衔接,还是中高职学生态度、观念转变间的衔接,都需要有规划的理念做支撑。职业素养课程只有基于规划理念基础上的建设和实施,才能体现学生已获得的基础和不同的培养教育目标。在中高职衔接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素养课程要更注重夯实学生基本的、通用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课程则应在体现中等职业学校阶段的教育基础上,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所要求的高层次、专业化的职业素养相适应,突出中高职衔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提升。
四、结语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职业素养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通过启迪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职业素养课程宏观的延续递进提供了机制,但中端延续性课程标准的建设和完善,微端课程的实施和开展的延续递进,更需要中高职教育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DB/OL].[2008-01-16].
http://www.moe.gov.cn/.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DB/OL].[2011-12-30].
http://www.moe.gov.cn/.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DB/OL].[2015-07-29].
http://www.moe.edu.cn/.
[4]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5]张添洲.学校本位课程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