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2018-07-25李王成
李王成
【摘要】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阶梯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把每个班级划分为一个教学单位,按照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每个教学单位内的学生按照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只是丰富程度等方面划分出来,接下来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他们就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利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放大智力,学习效益大大增加。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阶梯式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23-01
教学模式的优劣影响着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更具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会吸引学生去发现化学中的奇特之处,只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老师授课会更加有力,学生学习会更加热情,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地方,教学模式与课堂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彼此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阶梯式教育会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效率的提升反过来会优化阶梯式教育。
一、阶梯式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开始,基于其教学方法的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陈旧的化学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是不利的,需要对现今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代替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对不足进行弥补。化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点,而沟通交流也是化学学习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些实验也会有各种化学现象的出现,而教师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所做的实验进行讨论,不仅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探究精神。教师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也要注意把握题目的合理性与实践性。可以让每组学生自己进行分工,然后就自己的观察在课上进行发言,也许这些发现不全面,不具体,但是因为是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得到的结论,通过学生亲自去实验、去观察,就会发现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科目,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结合教师给的答案,会发现自己遗漏的现象,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也都对实行阶梯式教育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的运用方法
1.学生划分为阶梯式
这种阶梯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依据年级内的教学知识,按照有效的方法去执行将班级内的差等生分别转化,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确保整个教学单位的质量。这种教学模式一定要遵守学生自身的意愿,在学生的各个方面,斟酌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学生自己做选择,提出一些和合理性建议。从客观角度来看,结合实际情况,不可以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也不可以故意引导学生。定期进行阶梯重组,只有阶梯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才能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观察学生的真实情况,分析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等,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谈话,使得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不明白,不懂等情况发生的时候,就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通过阶梯式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学目标分阶梯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使人奋发图强,才能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阶梯式教学虽然以班级授课为前提,教材相同,进度相同,但不同阶梯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明确了与自己阶梯相对应的学习目标,这就使课堂效率大幅提高。从上文中可以得知,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同学之间的评价以及自己点评等方面,来把学生分为三个阶梯:
第一阶: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经常不能完成课外作业。学习成绩较低,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表现出不开心或多动焦虑等。
第二阶:在课堂上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能认真完成课外作业,但是成绩中等不突出。能够安心学习,老实本分。
第三阶:在课堂上思维十分活跃,能够与老师进行沟通,课外自主学习,可以把化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学习成绩为上等。多表现为积极向上、阳光,反应能力强。
综上所述,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要给不同阶段的学生们制定不同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第一阶段目标是让同学们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进行CO2制取的探究实验。第二阶段目标是通过探究,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原理、装置和操作。第三阶段目标是了解CO2的部分物理性质,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CO2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方面,第一阶段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第二阶段目标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第一阶段目标是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二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
3.课外作业分阶梯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知识的了解是一个过程,对其运用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课外作业练习,把不一样的知识运用到习题练习中,学生在练习时会慢慢掌握化学知识,直到熟练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阶梯式的课外作业,分别为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教室布置的基础性作业,目的也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学生需要完成的是提高性作业,第一阶梯的学生需要教师鼓励完成,目的是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素养。第三阶梯的学生需要完成发展性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拓展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阶梯式教育模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从校园开始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化学是比较基础的化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阶梯式教育模式的提出,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而是調动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在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富忠.阶梯式小单元教学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72-174.
[2]何龙泉.教学难点的阶梯式处理[J].中学数学研究,2004(11):13-16.
[3]江家发.化学教学设计[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