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模式探究

2018-07-25黄书敏吴雯张峥李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探究

黄书敏 吴雯 张峥 李丹丹

摘要:青年思想引领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在网络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We Media)。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不断对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重塑工作理念,提高共青团干部综合素质,更好的掌握自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特点,不断进行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51-03

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层次高校青年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青年学生不同学科专业的现状,深入研究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与特点,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模式,提高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网络思想引领能力,借力各种网络平台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开展定位精准、持续有效的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帮扶、心理疏导等工作,树立共青团网络平台品牌,真正打造青年的贴心平台。为此,课题组设计问卷进行调研,以期探究自媒体时代适合基层高校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工作的模式。

一、调研对象

课题组面向江西省内三所同类型(非省属)基层本科院校进行“自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现状调研”,问卷由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研对象包含专职团干、辅导员约6%,兼职团干、网络宣传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青年之声”平台专家成员约30%,普通团员约33%,群众约31%。共发出问卷10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951份,有效率为95.1%。

二、调研结果和分析

1.共青团信息来源方面,主要仍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信息来源渠道,信息发布渠道主要集中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在“获得共青团信息最主要的新媒体渠道”调查中,82.2%的人选择使用共青团微博,7.2%的人选择使用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在“每天查阅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信息的时长”调查中,71.2%的人选择每天会查阅30-60分钟;在对于“一般通过哪些媒体平台发表观点或想法”调查中,选择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百度贴吧的各占95.2%、92%、76.9%、47.5%。

2.更多青年具有较好的主流价值观念,希望能从团组织新媒体平台获取时政热点和与己相关的信息:在“从所关注的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主要获取哪些信息”调查中,95.8%的人主要用于获取国内外时政热点、局势分析,95%的人主要用于获取共青团工作新闻动态,90%的人获取学习、培训、考研、就业相关信息,88.9%的人获取校园新闻、同学身边事;在“最希望看到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发布什么内容”调查中,27.6%的人表示希望看到“与青年喜好相关”的内容,26.3%的人表示希望看到“与时政相关”的内容,25.9%的人希望看到“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内容,20.2%的人希望看到“与学习相关”的内容。

3.青年对团组织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活动表示支持,对团属新媒體平台有一定期待值:在“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网络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应侧重哪些内容”调查中,97.9%的人认为应侧重“团组织的形象塑造”,91.2%的人认为应侧重“青年思想和精神上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困惑”,88.5%的人认为应侧重“国内外热点事件追踪、评论”,85.3%的人认为应侧重“党团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动态在青年中的反应”。

4.针对共青团网宣队伍的培训工作方面,参与工作的学生接受培训度较高,但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升:在“是否接受过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培训”调查中,35.5%的人表示曾经接受过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培训,其中96.7%曾参加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培训,95.9%曾参加过发布审核、评分考核制度培训,89.9%曾接受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方法培训,88.5%曾参加新媒体宣传特点和技能培训;在“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工作培训最有必要的内容”调查中,33.2%的人认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方法”最有必要,27.3%的人认为“发布审核、评分考核制度”最有必要,26.1%的人认为“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最有必要,13.4%的人认为“新媒体宣传特点和技能”最有必要。

5.青年对待网络信息的真伪有一定辨识度,但责任感有待提升,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是非观、安全观方面还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在“面对热点舆情信息时的态度”调查中,67.4%的人选择“较为关注”,26.1%的人选择“密切关注”,6.5%的人表示“不关心”;在“当群体性事件出现不同的舆论时最相信哪种平台的网上舆论”调查中,50.2%的人选择“主流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31.4%的人选择“微博大V、微博热点”,14.1%的人选择“微信朋友圈”,4.3%的人选择“论坛、自媒体APP”;在“选择阅读新闻、参与跟帖发帖或分享到个人社交圈之前,是否会先综合评判、辨别事件真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中,46.6%的人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会预先进行研判或资料查询,40.3%的人表示每次都会,11.5%的人表示特别关心的问题才会,1.6%的人表示从来都不会。

6.青年参与共青团新媒体互动的积极性较高,有旺盛的表现欲,对“话语权”有期待值:在“是否愿意围观或直接参与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互动”调查中,61.5%的人表示愿意积极参与互动,30.4%的人表示愿意积极围观;在“是否愿意参与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网络视频直播”调查中,24.6%的人愿意直接参与直播,67.3%的人愿意积极围观。

7.青年认为现有的共青团新媒体平台有一定吸引力,但部分人认为活动形式多样性、互动性、权威性有待提升:在“所在学校、学院的共青团组织新媒体平台信息更新速度如何”调查中,66.4%的人认为团组织新媒体平台活跃度高,更新速度快,31.5%的人认为活跃度只是适中,有一定滞后性;在“参与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互动时得到的回复情况”调查中,49.3%的人认为“回复较慢”,45.4%的人认为“回复及时”,4.5%的人认为“能获得回复,但帮助不大”。

三、存在问题

1.从数量上说共青团的网络平台建设已经占有一定优势,但就实效上看,除个别如共青团中央新浪微博等大V具有较为广泛的认同度之外,更多的基层共青团网络平台还存在发布信息无新意、不够贴近青年生活实际、缺乏更加广泛的青年群体参与度等问题。

2.对各网络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对网络舆情积极有效而迅速的反应机制缺乏,网络宣传工作的制度和队伍建设存在滞后现象。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由于一线专职共青团工作教师数量的不足,承担的事务繁杂,投入思想引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有相当部分最基层的团属网络平台由兼职学生团干负责运营和管理,他们在思想认识、政治敏感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对平台的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审核发布、网络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且兼职学生团干流动性较强,往往培养刚刚初见成效就已流失出网宣队伍,工作可能出现缺乏持续性、流于形式等问题。

3.网络思想引领方式单一。当代青年普遍具有个性鲜明、追求自由和独立、思想多元化、功利性较强的特性,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对传统的“说教”性质的教育方式有本能的抵触情绪,他们渴望提高“话语权”,这实际与兼职学生团干在条框规定下生硬管理和运营基层网络平台的现状相矛盾,造成团的各种思想引领工作成效不如预期。

4.共青团新媒体网络宣传平台的公信力尚待提高。有的基层团组织在与青年学子的互动交流方面做了积极尝试,期待帮助青年解决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但有时会因为共青团自身工作范畴的限制,造成社会实践、就业帮扶项目精准度不高、帮扶力度不足、后继乏力,久而久之青年学子将失去对共青团平台的信赖。

四、高校基层共青团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模式探索

1.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团建”系统,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重视共青团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团委、分团委应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或团队,大力宣传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工作,落实“智慧团建”系统实施;积极与权威网站、网络运营商等强势媒体合作,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确保辐射力度和广度;整合资源,争取校内外各部门、机构支持,建立学业管理、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帮扶等有共青团特色的长期固定版块,探索将校、院、班、寝、社团等各级团建工作、第二课堂、校园服务逐步转移和整合到同一网络平台开展,搭建三支一扶、村官、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走出校门的优秀青年与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多重覆盖”,达成“一站式服务”效果,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共青团网络平台成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基地。

2.完善体制和机制建设,健全工作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强化责任意识。尊重网络媒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探寻符合实际的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审核发布、网络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应对等的网络宣传规范工作模式,建立高校基层共青团新媒体网络平台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强化责任意识。校级层面由团委负责审核、发布,院级层面由分团委负责审核、发布;团支部层面将班导纳入网络宣传管理队伍,团支部书记或网络宣传员承担本支部官方网络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班导负责对本团支部网络官方平台进行监督。

3.打造有能力、管理高效的网宣队伍,强化团隊合作和“精准服务”意识。校级层面打造一支有能力的网络思想引领核心团队,由点及面,团队成员“点对点”对接联系各院网络宣传队伍,院级层面也须建立一支网宣核心团队,“点对点”对接联系各班级团支部,切实增强团属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线上、线下的团工作负责人与团员青年的交流互动渠道,搭建对话平台,让团干部和青年敢发声、发好声,增强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重视提升各级团青干部利用新媒体网络传播技术进行思想引领的工作能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紧跟党,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必须重视提高团青各级干部的思政教育水平、政治敏感性和舆论引导能力,结合各专业学科特点和优势培养知青年、懂技术、会传播的学生骨干充实到宣传队伍中,树立新的青年典范,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是非观、安全观;提升共青团新媒体平台“颜值”,发布信息的内容、形式、措辞、版面设计要贴近青年,科学设计活动,将党的政策、先进思想、科学的文化意识融入各种鲜活前卫的新媒体宣传和活动中,让青年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扩大网络的文化育人影响力。

5.善用各网络平台,转变工作方式,重视青年话语权,提升工作品质和活动参与度。搭建青年学子参与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强化青年的主人翁意识,把握重大历史事件、新闻热点等契机,设置议题、主动发声,引导青年积极向上向善;针对时下青年热衷直播、愿意在网上展现自己的特点,根据实际开展线上微团课、线上报告会、网络查寝、网络直播培训讲座、直播演出比赛等,将新媒体引入传统共青团工作,激发青年主动参与,让团工作更加走进青年生活。

6.提高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力,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强化传播意识,让共青团倡导的思想成为校园的主流思想,让共青团发布的议题成为青年关注的话题,让共青团推出的先进人物成为青年学习的典范。校级层面要对全校各级网宣平台进行日常监督,院级层面对分团委和下属团支部网宣平台进行日常监督;各级网络宣传员和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也要肩负起网络监督职责;建立舆情反应机制,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及时上报,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不回避,不隐瞒。

综上所述,网络科技和传播方式不断更新,在国家“大思政”定位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组织要牢牢把握主旋律,始终走在新技术和新传播方式的前列,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配合,着眼青年需求,抓住信息传播契机,优化教育方式,提升思想引领内涵,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共青团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旸.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的运用研究——以苏州市为例[D].苏州大学,2015.

[2]汪永涛.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J].青年探索,2017,(03).

[3]韩晓东.共青团利用新媒体话语传播方式引导青少年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3).

[4]黄楚新,彭韵佳.“微”团建:互联网思维下的共青团创新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7).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探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