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
2018-07-25吴若霞马星雨唐婉斯谢雪姣
吴若霞 马星雨 唐婉斯 谢雪姣
摘要:本科生双导师制可以解决当前中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校开展了理论课与临床课双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本文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本科生双导师制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高中医学本科生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
关键词:双导师制;中医院校本科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32-02
“双导师制”是指学校为本科生配备两位导师,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中医院校的教育体系主要是“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多遵循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与临床实践的纵向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同时,还存在经典教学薄弱、教学西化较严重、临床实践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中医特色缺失等情况,影响中医学人才的培养。
一、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实施
1.双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双导师的遴选,在综合考虑其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的基础上,还应达到相应的条件。基础课指导老师具备扎实的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承担相应的教研课题,熟悉论文撰写方法并发表文献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临床课指导老师应具有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在临床一线,临床经验丰富,临床教学效果良好,有较强的临床教学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
2.双导师制的运行。我校双导师制的具体运行方式如下:①实施对象:对中医临床专业的学生配备基础课指导老师和临床课指导老师各1名;每位基础课指导老师和临床课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组,每组5人以下。②实施时间:从第2学年开始直到毕业。第2学年至第3学年,以基础课指导老师为主,第4学年至第5学年,以临床课指导老师为主。③培养任务:基础课指导老师侧重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下制定个性化的前期培养计划,帮助指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前期培养计划中的各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并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等;临床课指导老师侧重在整体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下制定个性化的后期培养计划,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帮助指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后期培养计划中的各课程具體教学内容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辅助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④教学形式:根据培养方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基础课教学可与临床教学配合,比如开设中医诊断学课程时,遇到典型的舌脉就可以进行讨论和学习,深化课堂理论知识。对于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可以进行典型病例讨论、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⑤考核方法:具体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学生对导师满意度调查等。学生问卷调查主要是学生对两位导师的指导方式、指导内容、交流互动等内容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二、双导师制实施效果
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很多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课后沟通很少。实行双导师制后,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跟老师进行沟通。同时,因为双导师的实行,导师会关注和督促本组的每一个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形式从“填鸭式”教学改为灵活多变的方式,如讨论型、翻转课堂等形式,从教师主讲改为学生轮流主讲、教师点评的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主动发现、研究、探讨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专业课时量不多,学习态度不积极,自主学习时间少,有了双导师科学引导,可以促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潜力。
2.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双导师制实施后,临床课导师将教学指导落到实处,学生在临床课见习与实习中,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导师可以带着学生抄方,可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例讨论等,运用辨证论治的思维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克服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时的困惑与不自信,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尤其是中医类专业的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双导师制实施后,一方面,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另一方面,在临床课导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都得到相应提高。
三、双导师制实施评价
采取随机方式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参与双导师制的学生中抽取被试者230名,收回有效问卷226份。
1.双导师制实施满意度调查。经过五年的运行,双导师制的开展比较受欢迎,对双导师满意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0.09%,基本满意占17.26%,不满意占2.65%。这说明双导师制符合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2.双导师制实施的问卷调查。
四、双导师制实施后涉及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双导师制给本科生带来更具体、更全面的指导,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但在实施中仍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该如何遴选更好的导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的导师对学生的责任心不够,指导次数少,不够耐心,影响了双导师制实施的效果;要保证导师的质量,须从教师的教学资历、科研水平、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尤其是随着双导师制的全面实施,需要的导师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导师筛选的要求,把控导师的质量。还有,该如何健全双导师制的监督管理与激励机制?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有导师太忙,指导实践不充分的情况出现。导师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额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大了工作量,导致部分导师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校需要健全导师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对完成较好的导师给予奖励,促进导师履行职责,这是双导师制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任务重,对导师布置的任务有抵触情绪,因此,还需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方案和导师的职责,使双导师制良性发展,成为培养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富林,谢雪姣.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卓越中医师)双导师遴选和配备的实践探索[J].2015,17(3):3-5.
[2]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等.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块[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13-115.
[3]张春艳,李小涵,李伟.云南省临床医学本科“双导师制”教学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7):1094-1096.